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乡镇

长安镇:养殖兴村业,创新富民生

发布时间:2024-08-15 15:01 来源:长安镇 浏览:
【字体大小:

在绩溪这片宁静而秀美的土地上,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长安镇大谷村吴泽武的养殖农场中,牛场里,不时传来牛儿们或低沉或欢快的哞哞声,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满足与惬意。 

吴泽武正穿梭其中,他中等身材、古铜色的脸庞、头戴一顶旧草帽,帽檐下露出几缕被汗水浸湿的头发。身上穿着一件略显陈旧却干净整洁的蓝色工作服,上面还沾着些许草屑和泥土。此刻,他双手各拎着一桶精心调配的饲料,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朝着牛群走去。

从养殖“小白”到“土专家”的蜕变

“之前我开过理发店也干过小超市,但总觉得年轻人就该多尝试,在一次偶然接触到养殖行业后,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想要在这一行干出点名堂来。”吴泽武一边给牛儿们添加饲料,一边回忆着自己的过往。

刚开始接触养殖业的时候,吴泽武连牛都不会放,村里人都笑话道“书生也干起了放牛的活。”面对村里人的取笑,吴泽武并没有气馁,他深知自己在这方面是个新手,但他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每年我都会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本子用来记录牛的习性、饮食和健康状况,另一个本子用来记录牛所生的病,用了什么药,起什么作用,记得一清二楚。”

吴泽武白天跟在村里有经验的养殖户后面,虚心请教,仔细观察每一个养殖细节;晚上回到家,在灯光下翻阅养殖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刻苦钻研养殖技术。为了能更好地照顾牛群,他干脆在牛舍旁搭了个简易的床铺,时刻关注着牛的情况。遇到牛生病,他亲自守在旁边,尝试着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为牛治疗。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吴泽武逐渐掌握了一套独特的养殖技巧,从饲料的调配到疫病的防治,他都了如指掌。

如今,吴泽武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周边的养殖户遇到问题都会来找他请教,而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是养殖大户,更是村书记

吴泽武不仅是一位养殖户,还是村里的书记。在平衡这两个角色时,他付出了更多的心血。村里的事务繁忙,他总是在处理完工作后,第一时间赶回牛场。有时,为了村里的发展规划熬夜到凌晨,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牛场劳作。尽管疲惫,但他从未抱怨。在他心中,无论是带领村民致富,还是养好自己的牛,都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喂,吴书记我这边刚刚捆了一些秸秆放在路边,你记得在村口收一下。”在吴泽武养牛的日子里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吴泽武养了100多头牛,每天要消耗上吨的秸秆,因此吴泽武雇了十几个脱贫户和五保户,每天到地里捆扎秸秆,以满足牛群的饲料所需。吴泽武的家庭农场共带动周边50个农户养殖,而且每年提供30个就业岗位给脱贫户,每人年均增收4000余元。

推动皖南小黄牛的品牌建设

“我们要发展特色养殖,打响皖南小黄牛品牌,提升牛肉的品质。”作为村书记,吴泽武充分发挥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他组织村民大会,向大家详细介绍创新养殖模式的好处和前景,鼓励村民们积极参与。同时他还亲自带领部分养殖户去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让大家开阔眼界,也增强信心。

为了打造皖南小黄牛品牌,吴泽武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他倡导村民们统一养殖标准,保证小黄牛的品质。同时,他还希望有志青年能够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为家乡大力宣传皖南小黄牛的独特优势,提高皖南小黄牛的知名度。

在吴泽武的带领下,长安镇大谷村的养殖户们纷纷加入创新养殖的队伍。他们引进新的养殖设备,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村里还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镇大谷村的养殖业不断创新发展,皖南小黄牛品牌声名远扬。村民们的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越来越好。吴泽武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带领大家继续前行的决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