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年味渐浓。连日来,绩溪县伏岭镇各村正加紧准备演出道具,排练非遗民俗表演,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在今年的“非遗过年 寻味伏岭”春节文化旅游活动期间大显身手。
在伏岭镇的北村,板龙舞的传承人和表演者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准备板龙道具。作为北村特有的春节传统习俗,板龙舞有着浓浓的新年仪式感,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板龙,其特点在于龙身由十几节、甚至几十节板凳串联而成,阵图变化丰富,民间参与面极广,道具工艺制作手法丰富。北村的板龙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先用竹片编出龙的形体,龙身分段,以板凳为底,竹片套着板凳,编成笼子形状,龙尾也缚在板凳之上,分成三叉,然后把龙的各个部位都用白色的棉纸糊起来。龙头是单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龙头之上再画出龙眼、龙鳞,最后整体进行上色。
板龙好不好看,威不威武,关键看画工。75岁的程建华是村里画板龙的长老,有着一手好绝活,今年他也早早地到村里帮忙准备道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今年又是龙年,我们的板龙更是要画的红红火火,威武神气!”据他介绍,今年和往年相比,除了板龙装饰得更加红火外,还新做了4条小龙来恭贺龙年新春,小龙颜色、模样各不相同,分外有趣。
据悉,板龙舞将在正月初四晚上开始展演。表演时,锣鼓队先行,龙身各段与龙头龙尾分离,按照龙身先出,而后龙尾,最后龙头的顺序抬离祠堂。在街巷的起点,鞭炮声助兴,龙头、龙身、龙尾完成拼接并在内部点上红蜡烛。而后走街串户,给家家户户拜年,道喜送福,当板龙游到家门口时,家家户户以烟花、爆竹来迎接,以祝福来年平安幸福。此外,伏岭镇湖村、伏岭村、石川村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非遗系列展演活动,将以最热闹的仪式,共赴一场独特的“徽州味·道”伏岭之约。(陈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