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乡镇

华阳镇: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展现欢“剧”一堂

发布时间:2023-09-25 15:29 来源:华阳镇 浏览:
【字体大小:

 提到戏曲,大家在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京剧,而徽州的徽剧,被誉为是“京剧之母”。绩溪县文化底蕴深厚,是徽剧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徽剧)之乡”。9月24日,绩溪县华阳镇古城文化旅游节——欢“剧”一堂戏曲(徽剧)在昆仑十二楼进行表演。让居民和游客大饱眼福,过足了戏曲瘾

《百花赠剑》这出小戏选自明代传奇剧本《百花记》。讲述的是安西王企图谋反,朝廷派遣美男子海俊混入王府并得到重用;手握兵权又情窦初开的百花公主,看到海俊一见倾心,将身配宝剑赠与海俊私定终身。最后,公主助父举兵,终因朝廷与海俊里应外合而失败,公主拔剑自刎。生动的剧情和演员们夸张的形体表演让人陶醉于剧中。

“我们演出把黄梅戏腔和徽剧合起来,更能体现文化的特色。”本次表演团负责人告诉观众们,此次演出的都是平时退休的徽剧爱好者经过百余次的排练,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他们还特意跟随艺术团专业老师进行专业发声学习。

 轮番上演的大戏给戏剧爱好者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现场看到,由京剧队带来的经典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和黄梅戏传统选段《女驸马选段洞房》也是精彩纷呈。这场精彩绝伦的戏曲展演,诙谐幽默的地方方言、夸张形象的肢体语言引得观众欢呼连连。


  此次戏曲展演的负责人华阳镇宣传委员周燕蓉同志介绍,吹腔轻柔委婉,拨子高亢激昂。这便是徽剧的优美和神韵,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名徽剧。徽剧是发端于徽州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是国粹京剧的鼻祖,京剧至今仍保存着徽剧的表演形式和舞台基本构架。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拨子、二黄、西皮等多类。而徽剧的角色行当包括末、生、小生、外、旦、贴、净、丑等类,表演火爆热烈,气势豪壮,动作粗犷,尤为擅长武戏。此次戏剧展演融入绩溪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让居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感受绩溪华阳风采,使群众文化活动更鲜活,释放绩溪华阳旅游的无限活力。

“这样近距离的戏曲表演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打破了一般剧场的障碍和距离感,就在街头的凉亭进行表演,非常新鲜。”游客兴奋地说。来自上海的胡女士兴奋地拉着演员合影:“这样的表演太棒了,演出的地点就在扬之河边,此情此景美极了。”

  演出结束后,还有不少居民和游客拉着演员比划着一招一式,大家一起又唱又演,一同感受徽剧文化的独特魅力。你,想不想现在就到绩溪华阳镇来,感受这场视听盛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