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绩溪县市场监管局抗“疫”一线,有这样一位没有身着白大褂的特别“医者”:他脚步匆匆、身影忙碌,一次次穿梭在全县各药械经营企业;顶着十天十夜连轴转的工作压力,在同事们的积极配合下,提出了一道道药械监管和重点药械保供建议供局党组决策;第一时间向防疫指挥部报送,一条条珍贵的物资采购渠道、一份份精准的药械报表……这位特别的“医者”,就是县十五届党代表、药械股负责人、稽查大队副大队长、主管药师凌云。
他,反应快速、决定果敢,积极投身战“疫”一线的“医者”。
2020年,是这位医学硕士离开三甲医院毅然投身家乡市场监管事业的第七个年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正在岳父家吃年夜饭的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端杯小酌”。此时此刻,疫情的严重性已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时刻准备着”成了他心中默默埋下的话语——早在媒体报道“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的那一天起,职业的敏感性使他一直都在默默地关注着疫情的发展。
1月27日,取消春节假期返岗工作的第二天,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凌云同志果断向领导报告了实施重点药品限购的想法,同时上报了已预先拟定的限购措施和目录,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迅即完成了分发和通知,启动限购。“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品,阿奇、左氧等防治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成药、退热药、复方感冒药、糖皮质激素……”就是这份看似超前的 “限购令”,为我县药品市场的稳定供应、防止出现盲目性哄抢赢得了时间,为用药安全提供了保障。他深知,在这个流感、季节性感冒、支原体和细菌性肺炎的叠加期,这些重点药品一旦断供,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得知,对于这道“限购令”,他本人确实有些担忧,毕竟这是首次向全县药店下达限购指令。但疫情来势汹汹、情况瞬息万变,此时若犹豫不决、不敢担当,一旦错过时机,可能再也无法弥补。随后,在实施实名制购买重点药品、落实药店防控等方面做出的多项工作,均走在了全市前列。刚接手药械监管不到两个月的他,果敢与担当的背后,展现的是深厚的专业积淀。
他,静水流深、默默付出,力促防疫物资投放背后的“医者”
自疫情暴发以来,由于口罩和医用消毒酒精等相关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供货紧张,使得我县药品经营企业进货困难,口罩、医用消毒酒精等产品供应紧缺,许多居民因无法买到口罩、消毒酒精而焦虑恐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采用“网络投放”防疫物资的形式,缓解供需矛盾,最大限度避免群众聚集。接到上级指令后,凌云同志充分研究借鉴了宣城市“网络投放防疫物资”的有益经验,在局领导的准确调度和食品股的大力配合下,迅速展开平台联络、微店建设、技术方案拟定等各项工作,当天就起草完成了网络投放一次性口罩、消毒酒精实施方案和通告,并由指挥部审议通过。截至目前,在“饿了么”、“美团”平台和团县委志愿者的大力支持、奉献下,已顺利完成了四轮共20000片一次性口罩和2000瓶医用消毒酒精的网络投放工作。这几天,快速配送防疫物资的外卖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在这背后,就有这位特别“医者”辛勤的付出和努力。
他,专业严谨、幽默风趣,犹如“行走的病毒抗体”的“医者”
“帮我看看这个口罩能不能防护病毒?”、“这个是不是医用口罩”、“这个GB标准是什么意思?”、“网上说研究发现某药有抑制病毒效果,真的假的”……被凌云同志笑称“灵魂连问”的一串串问题,接二连三从朋友口中、微信、QQ中蹦出来。日常防控工作本已繁忙,而面对这些问题他总是有问必答。他深知,身为一名医药专业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恐慌打败不了病毒、无知更会害了自己。他倾尽全力,为大家来带专业的科普、传授必要的防范知识、预警危险的做法。因为在攻读医学硕士学位期间,他曾长期参与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工作,和多种病毒“面对面”打交道是家常便饭。所以在同事好友间他常说:“病毒并不可怕,要去了解它,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并笑称自己早已是个“行走的病毒抗体”。专业的幽默与风趣,也已变成了一剂驱散焦虑、增强信心的良药。
“一株济世草,一颗医者心”,这是他微信朋友圈中的签名,更是他以实际行动毅然决然投身战“疫”一线,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不变承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