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乡镇

伏岭镇:“小茶叶”撬动“大茶业”

发布时间:2023-06-25 11:16 来源:伏岭镇 浏览:
【字体大小:

    幽丛半吐翠芽短,提采茶叶手留香,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绩溪县伏岭镇大障村,纳山川之灵气,享资水之秀美,雨露充沛的气候带来优越的自然条件,更是成就了高山茶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近年来,大障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的新路子,以“茶旅融合”为突破口,努力将大障村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财富,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全村老百姓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收茶了,收茶了!每天下午4点半点到6点钟左右收购鲜茶”。从四月中旬开始,绩溪县大障村村两委和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村喇叭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进行鲜茶叶收购宣传。大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鲜茶叶收购车每天准时在七亩丘农户家开始收购采摘的鲜叶。分拣、过秤、装筐,现场次序井然,十分热闹。村民们看到自己竹篓里采摘的新鲜嫩芽马上变成现金,满心欢喜。

    “所有的鲜茶都由村集体收购,农户家的金山时雨干茶我们也收,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通过品牌优势、提高茶叶的附加值。这样的机制既解决了农户销售和价格问题,又通过资源整合为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驻村第一书记胡霄列说道。

    “以往总想着外出多挣钱,又担心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好了,在家门口采茶,村民每天都能挣一百多元,我们村大力发展茶产业,种植成规模了,家乡也更美,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让我们的致富路子更宽、更实了。”农户邵夏红说道。小茶叶大使命,如今大障村以“茶”为媒,让村民对未来的小康生活越来越有新盼头。


    多年前,大障村积极引导农户种植茶叶,希望茶叶能让乡亲们“苦尽甘来”。然而,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无力经营,再加上茶园都是由茶农自管自摘自销,茶商时常压低价格。面对这些问题,大障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积极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关键作用,充分释放“三变改革”活力,运用好对接政府、联结市场的便利条件,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倡导有意愿的茶农将鲜茶叶交由集体统收、统销。将茶农、村集体联成利益整体,点“绿”成“金”,不断焕活集体经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今年以来,大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收购茶农鲜叶300斤,村集体增收一万多元,带动周边40户农户增收,实现了村集体、农户双赢。

    在绩溪县大鄣山农业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汪邦学边给游客打包茶叶边介绍道:“我是今年返乡创办了合作社,大障村有丰富的绿色资源优势和红色旅游文化,旺季的时候像茶叶、笋干这样的农产品每天销售额就有几千元,我的初衷也是想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产品营销打开更广阔的销路,让家乡的农产品有出路”。合作社创办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收购农户茶叶280斤,笋干750斤,共计带动周边农户12户,每户大概增收5000元。未来合作社还瞄准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合作社中介、服务、协调、引导作用,统一提供种植、管理、市场等信息,帮助跑市场、拉订单等,不断壮大全村茶产业。

    近年来,伏岭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寻找适合山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到乡村建设中,高效利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目前,大障村现有茶叶面积3600余亩,村域范围内有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6家。下一步,伏岭镇将继续利用好资源、文化、生态等优势,深入挖掘“旅游+农产品”的产业潜能,全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助农增收带动乡村振兴。(方珊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