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国土局、城乡规划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基层政务公开> 自然资源> 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858X/202505-00063 组配分类: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发布机构: 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国土局、城乡规划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 通告
名称: 2025年度绩溪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5-27 发布日期: 2025-05-27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858X/202505-00063
组配分类: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发布机构: 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国土局、城乡规划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 通告
名称: 2025年度绩溪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5-27
发布日期: 2025-05-27
2025年度绩溪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发布时间:2025-05-27 16:30 来源: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国土局、城乡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认真做好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灾隐患点概况

据《2025年度绩溪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调查报告》,我县现有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4个,威胁464户1304人,威胁财产6229万元。

(一)按规模等级分:10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均为小型。

(二)按灾害类型分:滑坡66个,崩塌35个,泥石流3个。

(三)按重要程度分:纳入县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3个,一般点位81个。

(四)按所在区域分:华阳镇3个,威胁9户28人;长安镇 17个,威胁53户123人;伏岭镇12个,威胁114户272人;上庄镇1个,威胁过往行人及车辆;板桥头乡7个,威胁4户16人;扬溪镇6个,威胁1035人;家朋乡21 个,威胁146户462人;临溪镇6个,威胁1户2人;瀛洲镇7个,威胁11户40人;金沙镇7个,威胁46户119人;荆州乡17个,威胁70户207人。

二、防治重点

(一)重点防范期。我县降雨量一般集中在每年的5至9月(主汛期),期间极有可能遭遇强降雨、持续降雨或台风袭击,发生地质灾害频率最高。根据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冰雪冻融天气,以及其他外力作用,也易引发地质灾害。因此,冰雪冻融期间等非汛期也为重点防范时段。

(二)重点防范区域。家朋、荆州、伏岭、长安、金沙是重点防范区域。家朋乡荷花坪(北侧、南侧)、和阳、胡田滑坡,荆州乡深坑滑坡,伏岭镇黄茅培、中半坑、西川村寒荻坞组滑坡,长安镇镇头村高山组滑坡,金沙镇木杓坞、黄土坎村高桥坞组滑坡,华阳镇五龙社区乳坑村崩塌,共1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性大;瀛洲镇燎原村岭里组崩塌、金沙镇38号桥村河西组滑坡、家朋乡万莲水村里莲坑滑坡刚进行了工程治理,需注意监测。上述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025年需重点防范。

村庄、学校、景区、农家乐、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区,矿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区(如家朋抽水蓄能电站、扬板线、王家源水库、省道S346荆州至伏岭段改建工程)、山核桃种植区、各等级道路沿线以及切坡建房区域,需重点关注,密切防范。

三、防治措施

2025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防治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县自然资源规划局主要负责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县教体局、民政局、住建局、交运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卫健委、应急局、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气象局等有关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做好行业内、领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监测预警,做好人员避险转移。加强自然资源、应急、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之间的联动,健全预报会商和预警机制,科学研判雨情汛情、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影响范围,运用手机短信、电视、微信、广播、网络等载体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至隐患点的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受威胁群众。强化预警-反馈-处置闭环管理,一旦出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和极端降雨情况,根据应急预案,做好人员转移等工作。建立转移台账,加强对已避险撤离人员的妥善安置和管控,坚决避免擅自回流。

(三)强化排查巡查,落实隐患防范措施。认真落实地质灾害“三查”制度,抓好汛前调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县教体局、民政局、住建局、交运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等有关单位,依职责组织对学校、养老院、工程建设项目、交通干线及在建交通工程、水库、景区等场所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各乡镇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要求,查责任落实、查地质灾害隐患、查险情变化,对已完成工程治理的点位,也要加强巡查。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纳入群测群防网络,落实防治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员,明确包保责任,提出防范措施。

组织宣传培训,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要以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为契机,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采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辨识预防、自救互救等知识。通过编印宣传资料,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学校等重点区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及防灾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综合能力。同时要因地制宜,择优选择隐患点位,适时组织开展临灾避险转移演练。

强化源头管控减少减轻风险隐患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开展铁路公路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城镇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时,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主动采取避让措施或配套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有关单位要在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建设用地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督促指导,做好项目施工工地和临时驻地的地质灾害防范严控新增建房切坡隐患,农业农村部门在进行宅基地审批时,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免产生新的切坡建房风险隐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按照“切坡必先治、治后再建房”的原则,引导群众建房同时进行边坡支护,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尽可能使房屋结构本身能抵御地质灾害威胁。

(六)开展群测群防,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主汛期来临前,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要采取专业技术人员调查与走访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地灾隐患点、切坡建房点、工程建设项目区等进行排查,对隐患点危及区域的常住人口、切坡建房户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报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备案,对直接威胁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要道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单列编制临灾应急预案,汛期来临前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和防灾预案表,确定监测责任人及日常监测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让地质灾害威胁区内的群众熟悉撤离路线、安置地点、预警信号,以保证迅速、有序撤离。严格执行灾情险情速报、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汛期间,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派专人对有潜在危险的区域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暴雨、持续降雨期间和强降雨后要加密监测,做到领导干部带队24小时蹲点监测。所有矿山企业、在建工程建设项目、中小学校和旅游景区,如遇恶劣天气或必要时,要及时停产、停工、停课、停业,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