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绩溪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不动摇,一以贯之实施“四大行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生福祉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3.4%。三产比重为14.1:43:42.9。
二、农业
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4.4%;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同比增长3.2%,林业产值同比增长11.1%,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5.5%,渔业产值同比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长7.9%。
从农产品产量看,2024年全县油菜播种面积3183.4公顷,比上年增长1%;粮食生产种植面积6723.8公顷,产量37648吨。全年生猪出栏9.5万头,比上年增长13.3%;绩溪特色小黄牛出栏0.8万头,同比增长14%;活家禽出栏22.2万只,增长1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户,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7.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4.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4亿元。
2024年,全县建筑业注册地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9.6%,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9.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6.0%,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5%,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9.1%,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4.3%。
五、交通和邮电
2024年,全县完成城市公交客运量161.17万人次,同比增长3.31%;城乡公交客运量117.91万人次,同比降低9.3%。公路客运量333.73万人次,同比下降3.96%;旅客周转量4460.37万人公里,同比下降8.59%。公路货运量147万吨,同比增长6.5%;货运周转量1822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6%。
截至2024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1054.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3.67公里/百平方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高速公路1条(G4012溧黄高速)46.3公里,国道2条(G233克黄线、G330洞合线)53.7公里,省道2条(S346荆白路、S207文岩路)117.8公里,县道15条215.4公里,乡道31条161.8公里,村道334条459.7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46.3公里,一级公路21.4公里,二级公路91.3公里,三级公路148.0公里,四级公路747.8公里。
截至2024年底,全县固定电话用户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8万户,互联网用户8.7万户。
六、商业、外经、旅游
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全年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11.5%、8.3%、5.5%和7.8%。
外资引进方面:全县实际到位国外资金累计4万美元。
进出口方面: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520万美元,同比增长31.84%。
据旅游部门统计,2024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5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56%;全县旅游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16.73%。
七、财政和金融
2024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0.3%;实现公共预算支出23.6亿元,同比增长15.5%。
截至2024年底,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3.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9亿元,同比增长11.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4.2亿元,同比增长8.7%。
八、科技和教育
人才队伍基本稳定。2024年,全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304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1645人,事业单位高级工及以上聘用人员77人,新增技能人才1304人(含高技能人才1085人)。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2024年,全县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1家,同比增长6.9%;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数64家,同比增长42.2%。持续培育和建设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2024年新获批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2个。同时,支持富凯特材引进安徽工业大学常立忠教授担任科技副总,指导企业开展半导体领域用高纯不锈钢、高温合金等冶金工艺开发;与西北工业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高熵合金的研发。支持小山卫材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产业园区组织生态与技术体系构建”项目,对小山产业园区进行战略规划与组织生态构建,针对制氧技术体系、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与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支持燎原金属与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协助西奥电梯开发设计一款适用于超低顶层钢带电梯的绳头组合。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4年,全县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24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9所(不含幼儿园、教学点),在校学生15204人,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8.29%,九年巩固率93.5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9.5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41%。
九、文化和卫生
截至2024年底,全县拥有乡镇文化站1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49.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9.9万,电子图书30万;2024年末,全县现有广播电视发射台1座,拥有线电视用户6251户,其中数字用户2566户,宽带互动用户636户,户户通用户1500户。广播综合覆盖人口率99.96%,电视综合覆盖人口率99.96%。全县共有星级饭店1家,星级饭店客房169间。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截至2024年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不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公共卫生机构2个、民营医院1个;全县共有床位956张,卫生技术人员109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6人、注册护士551人。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截至2024年底,全县户籍人口16.6万人,常住人口13.6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3.87‰。
2024年,全县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75元,同比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21元,同比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52元,同比增长5.8%。
截至2024年底,全县共有城乡社会养老服务机构6个,拥有床位1276张。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055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81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375人;城市特困人员2名,农村特困人员650人,社会散居孤儿2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2人;其他社会定期救济对象99人,全年对城乡困难群体实行临时救助353人次。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2024年,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万人,发放各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7.58亿元,发放第三代社会保障卡12.73万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37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37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11271人。
注: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