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绩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规划计划> 国土空间规划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858X/202406-00153 组配分类: 国土空间规划
发布机构: 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国土局、城乡规划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 通告
名称: 【专家解读】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湘宁解读《绩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6-16 发布日期: 2024-06-16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858X/202406-00153
组配分类: 国土空间规划
发布机构: 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国土局、城乡规划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 通告
名称: 【专家解读】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湘宁解读《绩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6-16
发布日期: 2024-06-16
【专家解读】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湘宁解读《绩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发布时间:2024-06-16 17:10 来源: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国土局、城乡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周湘宁,女,汉族,现任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信息中心主任。现对《绩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行解读,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开展《绩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二、编制过程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原则,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省内知名规划设计院领衔的联合编制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开展11项重大专题研究和多轮对比分析,形成规划草案。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分管负责同志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多次征求乡镇党委政府、县直相关部门、市直相关部门、毗邻市县人民政府意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并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开展了合法合规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县政府常务会、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了多轮审查,征求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意见,通过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会议审议。对各方反馈的合理意见进行了研究落实,《规划》最终于2024年6月获市政府正式批准。

三、主要内容

《规划》按照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的编制要求,明确空间发展目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底线约束,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规划》共十二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规划目标。贯彻落实国家、省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历史人文特色,积极应对绩溪在新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明确绩溪县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生态康养旅游城市”,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科学确定203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农业空间布局适度有序,生态空间持续健康稳定,城镇空间更加集约高效,文化空间提升品质魅力,区域空间联动更为紧密,空间治理效能智慧有力。

二是强化底线约束。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三条控制线划定及管控要求,筑牢国土空间规划底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4.49平方千米(14.1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0.82平方千米(12.1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39.4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24.23平方千米。

三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分区,以三条控制线为刚性约束条件,构建“一心两轴、三区三廊”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划分六类一级分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构建“五区一轴一核”的农业生产格局,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全方位保护体系,禁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引导村庄分类有序布局,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筑牢“三屏三廊四区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发挥绩溪在维护皖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作用,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生态修复,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其中自然保护区1处(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2处(绩溪翚溪省级森林自然公园和龙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一主两翼,轴带联动”的城镇空间格局,强化绩溪县城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内涵,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和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推动城镇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支撑县域产业聚集提供空间保障,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构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城乡社区生活圈。

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共建,先行融入杭州都市圈,推进绩溪临安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支持建设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联动区,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空间协同,共建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五是提升城乡空间品质。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形成“双廊双屏,一轴四区”的组团式空间结构,营造文旅花园城市的空间格局。统筹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构筑蓝绿空间网格,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和安全保障体系,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管控,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塑造“山在城中、城在绿中、山水相望、城景相融”的山、水、城互融互动空间形态。

六是加强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加强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保护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具有绩溪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强化城市设计、村庄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彰显“徽文化新胜地”的城乡特色风貌。

七是强化空间联结和保障。强化区域综合交通廊道,支持建设皖东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二普铁、四高铁”的铁路路网格局、“一横一纵”的高速公路格局、“两横两纵十三联”的县乡道骨架路网,保障“快旅慢游”交旅融合基础设施。支持建设健康循环的供水系统,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保障有力的供电系统,通信、燃气、供热及环卫系统;完善安全韧性的综合防灾体系。

四、规划实施保障举措

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规划传导与用途管制,用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规划实施配套政策和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制定能源、交通、水利、旅游、民生、产业、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建设清单,落实近期重大项目的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要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相关工作。一是强化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统筹空间需求,协调解决矛盾冲突。二是加快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分解落实总体规划目标、指标和要求,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考虑存量时期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的需要,探索和完善面向存量的详细规划编制和管控方法,持续更深更细层面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四是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坚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

六、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解读人:周湘宁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63-8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