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绩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人社局> 监督保障> 工作推进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970W/202412-00053 组配分类: 工作推进
发布机构: 绩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绩溪县人社局2024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2-20 发布日期: 2024-12-20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970W/202412-00053
组配分类: 工作推进
发布机构: 绩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绩溪县人社局2024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2-20
发布日期: 2024-12-20
绩溪县人社局2024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2-20 15:20 来源:绩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以来,我局坚持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要求,结合人社系统工作实际,健全公开制度,加大公开力度,突出公开重点。做到及时、准确公开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和行政权力运行等相关内容,充分提高信息质量和效率,方便人民群众知情并监督。有序推进我局政务公开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

我局深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险、财政预决算、行政权力运行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面发布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基层“两化”领域信息,及时规范和完善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及时发布就业创业帮扶政策、社保等业务政策及解读、行政处罚通报、行政许可等。确保各项人社政策举措和工作动态直达基层。总体上,全局政府信息公开数量和质量较去年有较大提升。2024年主动公开信息301条,信箱回应24条。全年没有出现虚假、泄密情况。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局按照要求持续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登记、受理、办理、答复、归档等流程。坚持便民原则,公开申请信息指南,按月发布依申请公开目录。2024年,绩溪县人社局收到2次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无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诉讼、申诉案例。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开展自查并参加组织召开的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对政务公开工作考评反馈问题及时认真整改。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信息公开“三审制”。加大对严重表述性错误、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信息等内容的审查。全年未发现我局公开政府信息存在泄密或者泄露个人、企业隐私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我局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平台作用,依托政务新媒体积极拓展政务公开新渠道,及时发布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等惠民政策,广泛听取社情民意、积极回应主动关切、认真办理服务事项,网上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五)监督保障情况

我局继续开展对政务公开网站的日常监管,加大自查力度,认真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做到立行立改。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基层政务工作培训会和政务公开法定领域工作培训会,及时掌握政务公开的新要求,提升政务公开意识和能力。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要求,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加强对公民个人隐私泄露、重大政治术语表述错误等问题的筛查和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开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部分信息公开还停留在表面,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举措解读不够深入细致,未能充分满足群众对政务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个别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够全面的情况。

(二)政务公开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仍需加强

政务公开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我局对政务公开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在信息发布、依申请公开办理等环节上还需完善。

(三)政策解读质量有待提升。

各部门对于企业和公众关心关注的重要政策的解读还不够精准,内容质量不高,解读形式比较单一,存在文字堆砌现象,动漫视频、专家媒体解读等形式相对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局将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准确。一是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认真梳理股室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及时提供,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有效运作,使公众能够方便查询。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日常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认真界定是否公开及公开范围,让依法应公开的信息及时公开。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拓宽公开渠道,认真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的死角,真正做到全面、彻底的公开,进一步完善各项公开措施,将政策咨询,工作流程上墙、“一站式”服务和服务承诺制度做实、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