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七个强省”“七个强市”,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幸福绩溪。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长三角等先进地区,补短板、锻长板,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交通运输支撑。
二、总体要求
到2027年,全面建成建管护运协调发展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新改建农村公路60公里以上,力争实现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以上,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45%,工程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四、五类桥梁及时处置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率达到100%,建制村公交通达率达到100%,积极开展我县“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和示范路创建工作,巩固提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果,力争创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三、重点任务
(一)建设畅达农村路
1.推动路网结构多规合一。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加强与国土空间、旅游发展、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依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管控要求科学合理选址,统筹保障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用地。健全完善项目库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将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和古(特色)村落公路及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等联网路项目纳入建设项目库,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林业局)
2.推动路网布局完善升级。有序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含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及联网路建设。通双车道受限路段要根据地形、地貌、视距等因素灵活设置错车道。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逐步推进自然村通硬化路,到2024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
3.推动路况水平稳步提升。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高质量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挂牌督办农村公路次、差路段,动态消灭差等路、提升次等路。加强对乡镇、村养护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农村公路优良中路率(MQI)不低于95%。(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4.推动公路质量全面创优。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质量监管主体责任,健全农村公路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县级交通质监机构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关键指标合格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积极争创“云岭杯”“黄山杯”等省市优质工程。(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建设平安农村路
5.提升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扎实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积极整治平交路口,维修、增设路侧护栏、交通标志和减速带。继续投保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开展农村公路下穿铁路涵洞专项治理。提升农村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公安局)
6.提升公路运输安全水平。落实好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审核机制。延伸到农村的城乡公交车辆原则上不得使用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确需使用的,经县级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安全评估,纳入城乡公交线网规划或运营计划,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后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强化路面执法管控,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路段视频巡查、交通技术监控、车辆巡查管控等,严厉查处超速、货车违法载人、非法营运等严重违法行为,确保农村客运班线安全运行。(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应急管理局)
7.提升公路综合治理能力。优化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标准,加大农村公路路长制考核力度,县政府对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奖补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公路治理超限超载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劝导,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基本形成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运营市场监管,强化对从业单位和人员的信用评价。加强农村公路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应急管理局)
(三)建设绿色农村路
8.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各个环节。积极推广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继续支持城乡公交使用新能源汽车,城乡公交新增、更新的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达到100%(应急车辆除外)。(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
9.提升充电便捷化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农村公路沿线乡镇优先在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具备安装条件的村庄等场所配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推动开放乡镇城乡公交停车场站的充电设施为社会提供服务,到2027年,乡镇城乡公交停车场站的充电设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比例达到70%。(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建设融合农村路
10.全力推进客货邮快融合。研究推动全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和客货邮共同配送线路运营相关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县级汽车客运站利用现有场地建设公共配送中心,支持新建或将乡镇客运站、运输服务站改造为具备客货邮功能的综合运输服务站,基本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全覆盖。县邮政管理部门、县邮政公司应积极引导邮政、快递企业配合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进驻具备客货邮功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积极推进城乡客运车辆捎带邮政快递小件包裹,到2027年,客货邮合作线路覆盖乡镇数量占比达到50%以上。鼓励对入驻县级客运站、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的邮政快递企业减免相关费用。支持汽车客运站在不改变土地和规划条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开展游客集散、电商超县、酒店住宿、体育休闲等多元服务。(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税务局、县科技商务工信局、县邮政分公司)
11.全面优化农村客运服务。突出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因地制宜建立并实施服务农村地区的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及时拨付相关资金,鼓励先行预拨部分资金。持续巩固拓展建制村通客车成果,统筹县域内公交资源配置,加强公交线网规划设计,优化线路、站点布局,合理安排运行班次。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通过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公交线路互相延伸等方式开通毗邻公交和城际公交,织密跨区域线网,促进全县公交成片联网。到2025年底前,建制村最多一次换乘到达县城比例达到100%。(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全域挖掘路衍经济潜能。结合绩溪县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积极争取金融组织贷款或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规划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农村公路项目,研究“农村公路+”融资模式,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公路与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民宿康养、资源开发、特色小镇、电商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引入社会资本盘活路域资源,帮助农民创收增收,努力带动农村产业快升级、大发展。(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科技商务工信局、县供销社)
(五)建设美丽农村路
13.优化公路综合服务质效。有序实施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慢车道、照明等设施。加大路域环境治理力度,完善公路沿线标志标牌标线,合理设置停车区、观景台、休闲驿站等服务设施。积极参与市级“最美农村路”评比活动,申报省级“十大美丽农村路”评比,积极开展示范路、示范乡镇等创建工作。到2027年,创建60公里美丽农村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为群众提供舒适整洁、环境优美、服务温馨的通行条件。(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文化和旅游局)
(六)建设文旅农村路
14.打造高品质旅游风景道。推进农村公路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古村落保护等有机结合,打造“兰花草”型美丽公路为特色的交旅融合品牌。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旅游风景道建设,争创1个国家级风景道(纵行徽州风景道),提升“一县一品”旅游风景道的服务功能和品质。支持旅游经营收益用于旅游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及运营。(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
(七)建设智慧农村路
15.提高农村公路数字化水平。建设县级“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积极开展“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县道、乡道数字化管理。全县农村公路智慧管养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16.提高农村公路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涵盖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目标设定、需求分析和养护计划编制的科学决策体系,推广自动化检测、路面病害自动识别、科学决策等多场景开发应用。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17.提高农村运输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在城乡公交车辆上应用驾驶辅助系统(ADAS)。农村客运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保持100%,在线率不低于80%。城乡公交智能调度和电子支付比例达到100%。到2027年底,延伸到农村的城乡公交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安装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县直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交通运输局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做好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
完善和落实以县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积极争取省补资金,并在延续“十四五”农村公路县级投入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县级投入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成本费用评价评估制度、运营考核奖励机制等多种方式,提高镇村公交运行成效;对汽车客运站承担的旅客实名制管理、安检、反恐防范、疫情防控等公共服务的,建立县级财政补贴机制。
(三)强化示范创建
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等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监督考核
(五)“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纳入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要加强对各级路长、乡村道路专管员和路长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监督考核力度;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立项、招投标、质量、安全、工程变更、计量、预决算、验收等过程的廉政监督。
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长三角等先进地区,补短板、锻长板,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起草了《绩溪县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26日。期间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在征求意见期限内在本页面“我要留言”中在线留言或以书面、电子邮件(发送至1352279198@qq.com)等形式反馈至绩溪县交通运输局。
附件:《绩溪县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相关指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