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绩溪县板桥头乡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板桥头乡>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380U/202403-00041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
发布机构: 绩溪县板桥头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情况】板桥头乡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3-12 发布日期: 2024-03-12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380U/202403-00041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
发布机构: 绩溪县板桥头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情况】板桥头乡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3-12
发布日期: 2024-03-12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情况】板桥头乡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发布时间:2024-03-12 16:51 来源:绩溪县板桥头乡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重点工作 任务内容 责任部门 监督电话 完成时限
聚力项目建设,推动主导产业延链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围绕2+N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加大招引力度,推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年力争新签约落地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新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项目要素保障,加大项目帮办服务力度。全力保障徽香园酒店、超越离合器项目建设,力争山泉水、扬溪源民宿项目落地。精准高效谋划项目,聚焦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谋划编制五大行动项目库,确保项目动态储备规模超10亿元。做优做强“笋、米、鱼、花、牛”等特色产业,做好“三头三尾”文章。改造提升中村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引进安徽泛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布点,推进全乡竹笋精深加工。实施蜀水片区500亩标准地改革,争取校头二都米厂二期项目落地,加快推进“二都大米”绿色食品认证和全过程溯源体系。实施庙山花卉种植基地二期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以蜀马农庄为中心,建设标准化徽菜原料生产示范区,谋划实施皖南牛保种、育肥、加工全产业项目。挖掘“十大皖药”基地品牌价值,推动黄精、覆盆子等中草药规模化、精细化、产业化发展。延长龙丛烘干房项目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探索“小山变大山”改革,启动土地承包权登记,土地流转率达55%以上。做好农房一体登记发证工作,深化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盘活尚田闲置厂房,谋划“老三都”徽菜供应园项目。充分挖掘各村资源,谋划产业项目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大力争创“一村一品”示范村,促进村集体农户双增收,力争所有村经营性收益达50万元以上,1个村达100万元以上。 农业农村发展中心、村镇建设事务办、财政管理服务中心 0563-8580028 12月底
聚力农旅融合,推动文化旅游突破 主动参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深入实施“双创”工程,不断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推动农文体养旅融合发展。高质量举办第五届农耕节,谋划校头农耕园农事体验项目,打造集“游、玩、学”一体休闲农业园基地。实施蜀水、下溪民宿项目,统筹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校头村市级康养村建设,打造“知青”特色康养品牌。完善以旌绩县委根据地为中心的红色旅游规划,加强乡革命历史展览馆的活化利用,打造霞潭至陈村红色旅游路线,建设际坑—龙丛—百萝源徒步旅游路线。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谋划实施尚田墨圣故里开发项目,申报下溪、龙丛等村为国家传统村落。坚持交旅融合,完成X505镇溪路美丽公路升级改造、路域景观工程,实施校头至蜀马段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争取实施尚田-庙山美丽公路建设,实施“双微”提升点10个。依托“中国溪流垂钓基地”,谋划蜀水户外星空露营基地、龙溪河溪流垂钓配套等项目,大力发展垂钓、徒步、骑行、露营等乡村特色户外运动产业,积极举办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赛事,为经济增长蓄势赋能。 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党建办、村镇建设事务办 0563-8580028 12月底
聚力生态宜居,推动乡村建设提质 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推动和美乡村宜居宜业。高标准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编制。有效整合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加快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好卫生院易址搬迁,完成中心水厂建设。深入实施“6450计划”,争取庙山村纳入省市级精品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完成玉台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整治自然村5个以上,营造“一村示范、十村争先、百组并进”创建氛围。全力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各项工作,强化山水林田湖一体保护,严管重治秸秆焚烧行为。挖掘造林潜力,鼓励引导发展林下经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科学稳妥恢复流失耕地,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强化水源地保护,实施农村净水攻坚行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谋划实施三江源水生态保护修复、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等生态保护项目。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推广无磷洗涤用品,做实“生态美超市”,提升全域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业农村发展中心、村镇建设事务办、党建办 0563-8580028 12月底
聚力民生福祉,推动乡村和治善治 常态化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三保障一安全”成果,促进脱贫人口稳收增收。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纵深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集中力量办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扩大社保、医保覆盖面,加大对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关爱保护力度。争创省级医疗保障服务窗口示范点。深入挖掘“和”文化内涵,总结推广尚田村“四个一”工作法,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持续开展家风家训示范村创建,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大力开展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落实平安建设“五提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面建设“和治板桥”。推进乡村“智”理数字化,迭代升级“数字庙山”平台,完成“数字板桥”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殡葬整治,启动2个乡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综治信访、防汛抗旱等工作,谋划建设乡应急避难服务中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环境。 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治理办公室 0563-8580028 1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