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绩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教育> 普通中小学信息公开> 绩溪县实验小学> 校园安全> 应急管理
索引号: 113417310032630336/202309-00229 组配分类: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绩溪县教育体育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绩溪县实验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9-01 发布日期: 2023-09-01
索引号: 113417310032630336/202309-00229
组配分类: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绩溪县教育体育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绩溪县实验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9-01
发布日期: 2023-09-01
绩溪县实验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时间:2023-09-01 15:59 来源:绩溪县教育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打造平安校园,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黄勇

副组长:高跃庭 

组 员:程雅宜 胡伟能 冯子旭 许菲 曹瑜 章纳新 

吴友红 许慧华 张丽虹 汪怡媛 周敏丽 汪睿汪伟微

 各年级组长  各班主任  任课教师 门卫

安全员:许菲 曹瑜

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6、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万一遇到突发安全事件,要沉着应对,首先确保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上报。学校安全事故应急组织的领导和成员获讯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求助。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报告程序

(1)总务主任

(2)分管校长

(3)校长

(4)绩溪县教育体育局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者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以校区内消防安全员和教师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学生除外)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使用器具: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3)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以便于工作,便于消防车辆驶入或者操作。

4、注意事项:

(1)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2)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3)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4)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并立即报告校长。

(5)抢险救灾组等人员迅速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6)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7)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

(2)县教体局领导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2、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层层汇报,现场人——向有关部门——学校分管领导——校长——县教体局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疑似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情况紧急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者“110”请求救助。

(3)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接触。

(4)立即组织骨干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学校领导安排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县防疫部门报告。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1、报警程序

(1)第一发现者

(2)总务主任

(3)分管校长

(4)校长

(5)经校长同意后向县教体局和公安机关报案。

2、处置措施:

(1)接报后,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

(2)接报后,学校管理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安排人员保护现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四)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1、领导组主要职责

及时准确掌握全校师生身体状况,协调和组织全校力量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紧急处置,确保对疫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保健教师负责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日常工作。

2、保证通讯畅通。

保证校长、副校长、各处室、班主任、学生家长、教职工及家属单位通讯联络信息网畅通,能及时取得联系。

3、预防措施

(1)坚持晨检,严禁体温在38℃以上师生进校,如遇班上有38℃以上的3位同学有同种症状,应立即由保健教师上报卫生院防疫站和教体局。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整洁。

(3)坚持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4)保证在校学生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同时做好预防接种证的登记工作。

(5)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并不能歧视他们。

(6)谢绝外来人员(包括学生家长)进校。

(7)利用班队课、黑板报、校园广播、张贴宣传画、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传染病应急事件的处置

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即做到:

(1)迅速将该病人隔离,对该病人所在班级、楼面隔离消毒。

(2)保健教师对该生所在的班级及任教老师密切观察,确保做到“四早”。

(3)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最短时间内,设立临时现场指挥部,立即上报去疾病控制中心和教体局。

(4)得到上级部门允许后,启动通讯联络信息网。

5、后勤部门准备好钱和物品,以备隔离之需。

 

(五)人员拥挤发生踩踏的事故应急预案

 

1、报告程序

(1)第一发现者

(2)总务主任

(3)分管校长

(4)校长

(5)经校长同意后向县教体局报告。

2、处置措施

(1)学生在经过路口拥挤而发生踩踏的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所受伤的学生送到医院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学校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县医院救治。

(3)学校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并派专人护送、照顾,直到受伤学生监护人赶到为止。

(4)学校要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怖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注意事项

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校不能追逐、打闹、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发生。

 

(六)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处置措施

(1)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助,将重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

(2)迅速报告县教体局和其它有关职能部门。

(3)组织保护好现场,及时通知受伤者监护人。

(4)积极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及后续工作。

2、注意事项

(1)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训。

(2)坚持班队课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安全教育,每天放学时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告诫。

 

(七)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学校必须立即向县教体局和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启动灾难救助应急预案。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难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难后果,救灾工作和受灾师生生活安排情况。

(2)救助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研究确定救灾工作事宜。

(3)迅速组织受灾师生按照预案,紧急转移,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4)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八)学校紧急事态预案

 

1、“紧急事态”是指校园暴力、校园恶性伤害、敲诈勒索案件、严重殴打突发事件等。

2、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班主任

3、报告程序:

(1)第一知情者

(2)分管校长

(3)校长

(4)根据需要由校长确定向县教体局和相关部门报告

4、处置措施

(1)学校一旦发生紧急事态,知情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分管校长和校长,校长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或者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拨打“120”救护车。

(2)控制事态发展。

(3)救护救治师生。

(4)配合公安干警制止不法分子,直至抓获。

(5)保护现场,保存物证。

(6)按规定程序报告上级,告知学生监护人及教职工家属。

(7)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了解事态发生的真实情况。

(8)总结经验教训和书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九)学生急性伤病处置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

2、报告程序:

(1)第一在场人

(2)班主任

(3)学校教导处

(4)分管领导

(5)校长

3、处置措施

(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密切观察,发现学生有异常状况时(如脸色异常、高烧咳嗽、恶心呕吐、胃痛、肚痛、神情异常、颤抖、无力站立、烦躁不安、趴在课桌、流鼻血、皮肤异常、意外伤害等),要及时巡问,查明原因,并及时救治因病因伤学生和报告学校教导处。

(2)如果学生出现严重情况(如休克、昏厥、腹泻不止、大出血、内出血、骨折等),教师一边及时送学生去医院救治,一边及时报告学校分管领导和校长。

(3)如果学生的伤病不宜由学校教师护送,教师要及时向医院报告,请求立即赶往现场救治。

(4)任何教职工发现或者接到学生伤病报告,都要毫不犹豫迅速将伤病学生送到医院救治。在救治学生的同时,及时报告学生的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同时要及时向学校分管领导和校长报告。

(5)如果情况危急,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校长,并按照校长指令拨打“120”救护。

(6)在救护学生的同时,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要求家长及时赶到医院。

(7)如果学生伤情特别危急,由医院决定是否转院救治。

(8)如果医院要求先缴纳救治伤病学生的医疗费用,由教师请求医院先救治后付医疗费用,或者由教师先予以垫付医疗费用,待家长到达后予以核计费用。

(9)教师带领学生救治前,必须及时向其他教师进行班级工作移交。

4、注意事项

(1)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2)加强安全卫生工作宣传教育。

(3)加强校内日常巡视和护导工作

 

(十)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

2、处置措施

(1)立即切断电源;

(2)救出触电者,并立即实施抢救,同时拨打“120”;

(3)迅速向相关部门报告;

(4)如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

 

(十一)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

2、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

(2)根据事件需要,经学校校长同意后报告县教体局领导。

3、处置措施

(1)如发现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学校分管领导和校长报告。

(3)经学校校长同意后校长向县教体局报告。

(4)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初查工作。

(5)通知受伤害者的家属或者家长。

(6)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诸如,医疗费赔付、保险费赔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