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绩溪县临溪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临溪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7310032632873/202305-0006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绩溪县临溪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通知
名称: 临溪镇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度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21 发布日期: 2023-05-21
索引号: 113417310032632873/202305-0006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绩溪县临溪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通知
名称: 临溪镇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度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21
发布日期: 2023-05-21
临溪镇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度计划
发布时间:2023-05-21 10:30 来源:绩溪县临溪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县委“四个定位”、“四大行动”、“四个转化”发展思路,以“两个攻坚两个突破两个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着力抓经济稳增长、兴产业促振兴、优生态守底线、重保障惠民生,加快开创临溪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

一、收支总预算

2023年收支总预算1648.77万元,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包括: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 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

二、2023年支出安排明细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万元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15万元

3、卫生健康支出29.8万元

4、城乡社区支出1356.7万元

5、农林水支出146.42万元

6、住房保障支出 45.2万元

三、完成2023年财政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聚焦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源”。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突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全力稳住经济增长。一是强化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围绕开发区提质增效行动,全面推动“亩均效益评价”政策落地落实,鼓励徽山链传动等重点企业腾笼换鸟,增加技改投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富凯特材高端轴承钢项目延伸产业链,服务保障向阳纸业技改项目、华统项目用地流转及设施农用地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二是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严格按照《临溪镇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科学统筹安排,着力提高项目落地工作效率。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服务,紧盯重点项目,及时解决用地、用工、用能、征迁等堵点难点问题,推动洽谈项目尽快落地、前期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竣工项目全面达产。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围绕谋划发展格局,聚焦“2+N”主导产业上下游制定招商计划开展以商招商,扩大优质项目储备,争取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跟踪对接意向项目,加快推进签约项目,力争全年有效项目线索5个以上,签约落地项目2个以上,到位资金超亿元。   

(二)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激活城乡融合“新引擎”。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统筹推进孔灵、雄路区域新型城镇一体化建设。一是打造工业产业发展集聚区。以融合经开区发展为目标,谋划临溪镇工业集中区提质扩量建设项目,促进开发区提质增效。重点紧抓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成果划定、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机遇,调整乡村产业建设用地规模,加快推进临溪工业集聚区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全县经开区提质增效提供发展容量空间。二是打造城南服务业承载区。全面盘点临溪镇城郊产业基础,重点提升孔灵村文化元素、古村落、自然生态等资源,统筹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农村污染治理、“空心房”整治等工作。实施城南结合部孔灵段路域环境提升,清溪竹海湾健身步道、鱼鳞坝灯光秀等乡村设施品质提升项目,全力打造绩溪城南服务业承载“桥头堡”。三是打造生态休闲康养区。注重发挥祚家生态园、牧心山居、乡巴佬等三个休闲康养项目品质效益。以雄路村老瑞金医院区域为基础,借助生态环境优良、国有林场等自然优势,全面盘活利用土地资源、产业基础,布局“口袋公园”,引入农耕体验、文化体验、康养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生态休闲康养产业。

(三)聚焦巩固衔接强农富民,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坚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走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一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落实“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小田变大田”标准地改革,加快恢复撂荒地生产,牢牢守住耕地质量、数量双红线,扛起粮食安全生产责任。把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三保障一安全成果”,抓细政策落实,全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优化农业农村发展要素资源配置,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延长乡村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拓展农民增收链。二是加快推进文旅要素融合。谋划临溪全境乡村生态旅游线路,启动江村环市界交叉点、省道临溪沿线等美丽公路建设。依托“百里历史文化生态长廊”发展规划,实施登源河临溪段综合治理、滨河绿道长廊建设、汪坑“彩虹村”网红打卡点、雪岩商道等沿线景点品质提升工程,弘扬徽商精神,引入乡村产业业态,全力推动“登源河畔•徽州味•道”示范片区周坑段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通路景相连、产业导入提升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标“改革创新突破年”“美丽幸福提升年”工作要求,统筹财政衔接资金,突出抓好农村道路硬化、农田水利、人居环境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镇政府驻地环境品质。重点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从严整治“活人墓”。深化“三变”改革,规划盘活山水林田、闲置农房宅基地等资产资源,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1323”目标。

(四)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增添绿色发展“含金量”。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突出重点、分段推进,加快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黑臭水体、化肥农药、废弃农膜、养殖业污染等重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守秸秆禁烧防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二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党建工作提升年”工作要求,推进“党建+三治”突出乡村治理实效。扎实推进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常态化,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积极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节约型机关等创建活动,提升生态美超市运营成效,以文明乡风激发村民有效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实现人人监督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三是打造绿色发展临溪样本。助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持续巩固宣城市林长制改革先进集体荣誉成果,深化拓展“五大森林行动”,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持续深化河长制,做好登源河临溪段特有鱼类保护区监管,抓好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和建设,确保歙县交接新管断面水质常年保持二类以上,呵护“一江碧水”。

(五)聚焦普惠共享兜底保障,画好民生福祉“同心圆”。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实施省定民生工程,大力推动暖民心工程,推进农村医保、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扩大覆盖范围。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残疾人保障政策,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优化社会事业发展格局。坚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支持就业创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推进十大暖民心行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强化联村工作机制,切实发扬市级志愿服务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用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深化社会治理能力。全面贯彻落实《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应急处突能力、食品药品监管、宗教事务管理,不断深化“平安临溪”建设。落实落细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年”,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建立闭环跟踪落实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乡镇执法工作水平,守护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