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绩溪县瀛洲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瀛洲镇> 乡村振兴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436Y/202207-00070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绩溪县瀛洲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瀛洲镇:以文化人 传承文明 振兴乡村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7-22 发布日期: 2022-07-22
索引号: 11341731003262436Y/202207-00070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绩溪县瀛洲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瀛洲镇:以文化人 传承文明 振兴乡村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7-22
发布日期: 2022-07-22
瀛洲镇:以文化人 传承文明 振兴乡村
发布时间:2022-07-22 18:31 来源:绩溪县瀛洲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为了解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龙川季夏行实践队对绩溪瀛洲镇中心小学的校长进行采访,向其咨询了学校的发展历史、特色课程、少年宫开设情况以及学校在龙川村乡村振兴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校长热情作答,并提供许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信息。

      学习学校历史,传承优良品德

       巍巍山峦撑起不落的红日,曲曲登源孕育饱满的生机。在群山的环抱里,在这片历史孕育的土地上,瀛洲中心小学用稳健的脚步延伸着未来。瀛洲中心小学的前身是20世纪初在坑口村(龙川村原名)所办的私塾,解放之后改为坑口小学,于胡氏宗祠内办学。而胡氏宗祠也因此躲过了文革时破四旧等运动,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20世纪80年代,龙川村以胡氏宗祠为主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小学从宗祠迁至少保府办学。进入21世纪,因全力发展龙川景区,县委县政府于2005年将小学迁至现今校址继续办学,现今瀛洲中心小学内也开设幼儿园,共有学生两百多名。如今,瀛洲中心小学校园环境雅致,设施设备日臻完善,校园历史文化与现代设施结合,成为了绽放在绩溪一株艳丽的教育奇葩。

       瀛洲中心小学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在建设初受到了多方资助,如浙江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胡建雄先生。胡建雄先生祖籍龙川,曾经与其他绩溪人士联系到港商魏绍相先生,以求资助。魏绍相先生关心教育事业发展,资助瀛洲中心小学修建塑胶跑道、科学馆并提供奖学金。故而每一年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课便是学习校史,教育学生要心怀感恩,积极贯彻“感恩向善,励志向上”的办学宗旨与教育理念。数十年的风雨变迁,历经沧海桑田的瀛洲中心小学仍旧带着教师们殷切的期盼,牵动着莘莘学子的心。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结;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龙川村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一些优秀的传统技艺,为了更好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瀛洲中心小学会针对性地开设特色技艺课程。学校为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开设有造纸课等课程。由老师在手工课上带领小朋友们学习龙川传统技艺:运用龙须草制作纸张。虽然做工较为粗糙,但在制作过程中,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促进了他们对家乡的澄心堂造纸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们热爱家乡的品质。在小学部,学校开设有徽雕班,由擅长雕刻的许启家老师授课,中高年级对徽雕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另外在少年宫也开设有徽雕课,学校购买易于雕刻的特殊板材供学生们使用,雕刻内容大多取材于胡氏宗祠内的荷花图,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增添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提升学生们对胡氏宗祠的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的理解。这一活动也为瀛洲中心小学带来了荣誉——在省内举办的综合实践比赛中,徽雕班的学生们完成的作品获得了省二等奖。此外,瀛洲中心小学也是绩溪方言、徽州民歌民谣的传承基地,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促进了绩溪方言与民歌民谣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龙川村不忘历史和来路,传承的使命牢记在每个龙川人的心中。

       学习乡土文化,促进文化振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民们在辛勤劳作中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经济而文化不兴旺注定无法长久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才能从精神上鼓舞农民提奋精神,鼓足干劲,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努力奋斗。因此,要做好乡土文化的传承。瀛洲中心小学在历史上就与龙川村密切相关,所以在龙川村的乡村振兴中,瀛洲中心小学肩负起了文化振兴的作用,培育学生们的乡土情怀。

       龙川村的胡氏家训对于整个村落影响都十分显著。所以瀛洲中心小学的校本教材也收录了大量的家训,在课后开展诵家训,正家风的诵读课,并开展诵读比赛。在乡镇中宣传家训家风的宣讲活动中,学生们也可以出一份力。学家训正家风提高了孩子对于家训重要性的认知,也能够促进优良家训家风更好的传承下去。这些良好的家训和家风美德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家庭的和谐美满、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平日里,学校也注重对于革命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村中关心学校教育,德高望重的老人也经常来到小学开办讲座;在一些特殊的节日,例如重阳节,学校会组织学生们去看望慰问村中老人,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与礼物,并为他们表演节目。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现代教育培养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都具有不朽的现实意义。

       打造特色平台,多方发展教育

       瀛洲中心小学内设有少年宫,由中央文明办与体育彩票中心联合于2010年左右开始创办,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和本校教师的关心帮助下,已然成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促进了瀛洲中心小学多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少年宫的运作也是以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平时,在每周一至周五课后以及周末,都由学校老师在少年宫带课;暑假期间,学校会对接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们来到学校进行支教活动。少年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是艺术学习的平台,瀛洲中心小学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道德修养。

        同时瀛洲中心小学也十分重视普法教育,瀛洲中心小学开设有道德与法治课程,并在语文等学科中渗透法律精神,司法所与龙川交警队也时常来到学校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瀛洲中心小学还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结合乡村特色开展相关科普实践活动。如弘扬传统徽文化,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学校立足实际,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学校于去年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村中古徽派建筑,观察其中的榫卯结构,并购买简单的榫卯结构实践材料供学生们动手实操,感受古人的智慧。另外,因为村中有香菇种植扶贫项目,学校组织学生前往香菇种植基地参观,邀请技术员开办讲座,购买香菇菌包让学生们尝试自己种植,观察其生长过程。学校也常积极讨论新的研究课题,上报科技局与科协审批,带领学生开展有关活动,进行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瀛洲中心小学少年宫活动项目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和提升能力的场所,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是国之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对于促进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学校是乡村教育的场所,承担着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责任。瀛洲中心小学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在结合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特色的背景下,在绩溪县委、县政府以及瀛洲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瀛洲中心小学注重从多方面发展教育事业,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精神文明素养,取得了极为优秀的成果,值得我们将其先进的办学宗旨与教育措施进行推广。同时,作为乡村教育的希望,瀛洲中心小学很好地承担起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课堂,融进学生的学习日常,做到了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相信在龙川这片土地孕育的广大青年,这些乡村教育培育出的青年,一定会掌握专业知识并将其书写在这片土地上,为龙川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多方助力。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脱贫攻坚的成果就没有人才巩固。乡村振兴当与学校教育合作,培养有品德、有文化、有思想的后代,为乡村营造美好文化氛围。(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