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绩溪县科技商务工业信息化局(原科技局、原经信委(商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科技商务工信局> 行政权力运行> 行政执法公示> 执法职责
索引号: 11341731MB1680562F/202303-00018 组配分类: 执法职责
发布机构: 绩溪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原科技局、原经信委(商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执法职责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3-09 发布日期: 2023-03-09
索引号: 11341731MB1680562F/202303-00018
组配分类: 执法职责
发布机构: 绩溪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原科技局、原经信委(商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执法职责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3-09
发布日期: 2023-03-09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执法职责
发布时间:2023-03-09 09:47 来源:绩溪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原科技局、原经信委(商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序号
权力类型
权力名称
实施依据
责任事项
追责情形
1 行政许可
在电力设施周围或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作业的审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五十二条: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经批准并采取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时,应当经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七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下列作业或活动:(一)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及打桩、钻探、开挖等作业;(二)起重机械的任何部位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进行施工;(三)小于导线距穿越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通过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四)在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内进行作业。
3.《安徽省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行政许可程序管理规定》(皖经信电力〔2013〕269号)第五条:市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审批;对具备审批110千伏、220千伏电压等级电力行政许可条件的县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市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下放电力行政许可审批权限,由县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并审批。市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对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审批后报省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对110千伏、220千伏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审批后报市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县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35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审批。县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暂不具备审批条件的,可由市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办理。
1、受理阶段责任:一次性告知补齐补正材料。
2、审查阶段责任:主管股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阶段责任:同意备案的,出具项目备案文件;不同意备案的,出具退办通知单并告知理由。 
4、送达阶段责任: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送达备案文件及备案表。
5、事后监管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6、其他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没有法律或者事实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2、未按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3、不具备法定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处罚的;
4、擅自设立处罚种类或者改变处罚幅度、范围的;
5、违反“罚缴分离”规定,擅自收取罚款的;
6、对当事人进行罚款、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使用法定单据的;
7、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而不移送的;
8、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规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9、在对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0、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行为。 
2 对危害电力设施的处罚
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或者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三十二条: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供电企业有权制止。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危害供电、用电安全或者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或者拒绝改正的,可以中止供电,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1、受理阶段责任:一次性告知补齐补正材料。
2、审查阶段责任:主管股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审查意见。 
3、决定阶段责任:同意备案的,出具项目备案文件;不同意备案的,出具退办通知单并告知理由。 
4、送达阶段责任: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送达备案文件及备案表。
5、事后监管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6、其他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没有法律或者事实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2、未按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3、不具备法定行政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处罚的;
4、擅自设立处罚种类或者改变处罚幅度、范围的;
5、违反“罚缴分离”规定,擅自收取罚款的;
6、对当事人进行罚款、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使用法定单据的;
7、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而不移送的;
8、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规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9、在对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10、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