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有序地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经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特制订瀛洲村防山洪灾害预案。
一、基本情况
瀛洲村村位于瀛洲镇中部,鎮政府所在地,以山地为主,土壤呈微酸性,海拔在200—862米之间,森林覆盖率为90%,一年四季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型,全年降水量1552mm,主要降水集中于4—7月份,年平均气温15.2℃,全村总户数1212户,总人口3892人﹙其中外来人口200人﹚,辖瀛洲、仙川、哈头、周村、茂井、汪村、梧村、半茶、杨川、云川、岱川、孔川十二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组成。
瀛洲村受山洪、泥石流威胁区域基本情况表
序号
|
威胁区名称
|
涉及人数
|
受威胁原因
|
1
|
杨川村
|
2户,4人
|
山洪
|
2
|
孔川
|
9户28人
|
山洪
|
二、组织指挥
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成立瀛洲村防山洪灾害领导小组。
组 长:朱华(包村领导)
副组长:周起明、高桂芬
成 员:汪向阳、吴少芳、江峰、邵少玉、吴弋航、
章静、黄甸、曹梦尧、章体萍、汪裕辉、章四清
职责分工:
镇联村干部负责全村防山洪灾害、防台风指挥协调工作,传达上级命令、通知。
周起明、高桂芬负责孔川村、杨川村威胁区巡查及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汪裕辉、章体萍予以协助。
章四清负责协助人员转移安置工作,负责上报村内险情、灾情,人员转移安置等防汛信息。
各村民组长:负责本组区域内日常巡查及险情、灾情报告工作,并配合村负责人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预警预报由周起明负责。
三、预警预报
1、预警标准
山洪预警标准划分表
警报等级
|
临界降雨量(mm)
|
警报颜色
|
1小时
|
3小时
|
24小时
|
三级警报
|
30~40
|
40~60
|
60~100
|
橙色(暴雨预警)
|
二级警报
|
45~60
|
60~100
|
100~150
|
黄色(准备撤离)
|
一级警报
|
≥60
|
≥100
|
≥150
|
红色(立即撤离)
|
2、预警方式
预警方式采用广播、电话、短信、喇叭、报警器、铜锣等。村各级山洪防御网格责任人要及时关注村自动预警广播预警语音、手机短信、电话等预警信息,按预定的信息传递程序,通过电话或短信、锣、哨等传输的方法,实时传输雨、水情信息到每一户。
3、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1)在收到县、镇防汛指挥部、气象局等单位信息后,处理办法:
三级预警(暴雨预警):村防御工作组组长上岗指挥,并将信息通知到村主要干部及各队成员;巡查信息员上岗工作,加强巡查和信息联系;其它各应急分队人员待命。
二级预警(准备转移):将信息及时通知到所有村干部、各应急分队和危险区、警戒区内住户以及学校等有关单位;巡查预警信息员加大巡查密度和信息联系频率,其它各应急分队上岗待命或工作;按照镇防御指挥部要求,做好危险区人员转移准备工作。
一级预警:(立即转移)将信息及时通知到所有村干部、各应急分队和危险区、警戒区内各住户以及学校等有关单位;组长发布危险区、警戒区人员转移令,预警信息发送员发相应的危险区、警戒区人员转移信号;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和转移人员生活医疗保障工作;做好抢险工作。
(2)与县、镇信息中断后,处理办法:根据降雨量和水位情况由村防御工作组组长发布启动预案命令;各责任人到岗到位,各应急队投入抢险救灾,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四、转移安置
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乡、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
根据山洪预警信息,在组织人员转移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一般情况下镇、村、组网格区域山洪防御指挥负责人应到岗指挥;紧急情况时,村、组网格区域山洪防御工作组领导班子应到岗指挥,严禁临阵缺岗。
(2)转移时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幼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严禁争先恐后、不服从指挥。
(3)严禁在转移线路上搭建任何影响通行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严禁破坏安置地点的正常使用。
(4)严禁将用于转移安置的工具或器材挪作他用。
五、抢灾救灾
1、抢险救灾准备
非汛期通过广播、标语、会议、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人民群众防灾意识。
各村要配备电筒、锄头、铁锹、彩条布等防汛抢险物资。在救灾阶段,由村防御山洪灾害领导组向镇山洪防御指挥部领取抢险物资和救灾生活必需品。
2、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2)对出险的工程组织有效有序的抢险工作,避免险情的进一步扩大。
(3)险情过后,有组织地将安排转移人员返回原地,进行人员清点,如有人员牲畜伤亡,应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牲畜尸体。
(4)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工作,发放粮食、衣物,做好安置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并将村转移安置人员情况和受灾统计情况汇总上报县、镇防汛指挥部。
(5)协助医务人员做好灾区防疫工作,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的防治应急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6)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水利工程安排专人进行监测、防御,查清安全隐患。
(7)组织人员修建临时道路、搭设临时供电线路,快速修复损坏公路和供配电设备,及时恢复交通和正常供电。
(8)组织有关人员对受损的水利工程进行修复,包括疏浚被堵塞的河道,修建防洪堤等,确保新建水利工程的达到设计防洪标准。
(9)进入恢复性生产阶段。
(10)做好灾后统计、总结工作。
六、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
汛前,以自然村为单元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造册,并作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2、宣传教育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及防雷知识等,利用会议、广播、墙报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
3、防汛纪律
在汛期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各级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纪律:
(1)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暴雨天气时驻村干部及村主要领导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2)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①汛期各级防汛办公室实行昼夜值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②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及时通知镇、村主要领导上岗值班;③积极主动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④重要情况及时逐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⑤省、市、县防指领导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镇、村、组网格等相关责任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
七、抢险物资和人员
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发生险情能够及时处理,本村储备必要的抢险物资,40把锄头、40只电筒、编织袋1000只、彩条帀100米等物资放置村部。村成立抢险应急小分队,以应对灾害天气。
队 长:周起明﹙13956601192﹚
副队长:汪裕辉﹙13905636418﹚
队 员:章建武、章海洋、章毓青、章继生、章云琪、章远航、胡玉青、章曰龙、章武军、章启来、章辉明、汪旭东、汪建岩、汪振雄、汪振旺、汪家荣、汪小东、王熙武、王加强、王龙辉、王龙来、王茂辉、王新辉、汪裕忠、汪辉光、王茂春、汪帮杰、汪保华、汪秋黎、胡育雄、章大为、汪怒威、胡辉煌、钱建华、汪建雄、胡汪飞、汪硕春、汪永金、章利力、汪崇义、汪红雷。
八、生活保障
为了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病可医,村与胡亚海、胡亚飞户商店签订合同代储安置人员生活必需品(方便面、大米、食油等)。一旦发生灾害,由乡联村干部负责,村委会主任协助做好转移人员生活安置和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医疗卫生防疫等问题由镇卫生院负责。
半茶村防山洪灾害人员安全转移登记表
序号
|
户主姓名
|
人数
|
联系电话
|
转移路线
|
安置地点
|
转移负责人
|
预警
方式
|
转移方式
|
姓名
|
联系电话
|
1
|
汪有媚
|
1
|
|
沿村道直达
|
汪崇义户
|
汪崇义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2
|
汪光辉
|
3
|
|
沿公路直达
|
汪崇义户
|
汪崇义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3
|
汪有恆
|
4
|
|
沿公路直达
|
汪光华户
|
胡灶宝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4
|
汪有善
|
5
|
|
沿村路直达
|
汪光华户
|
胡灶宝
|
|
上门、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5
|
汪光乐
|
4
|
|
沿村路直达
|
汪光华户
|
胡灶宝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6
|
汪光成
|
1
|
|
沿村路直达
|
汪光华户
|
胡灶宝
|
|
上门、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7
|
汪光伟
|
3
|
|
沿村路直达
|
汪飞龙户
|
汪飞龙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8
|
汪有义
|
2
|
|
沿村路直达
|
汪飞龙户
|
汪飞龙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9
|
汪维林
|
4
|
|
沿村路直达
|
汪飞龙户
|
汪飞龙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10
|
汪光伍
|
1
|
|
沿村路直达
|
汪光润户
|
汪飞龙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
11
|
汪红雷
|
4
|
|
沿村路直达
|
汪光润户
|
汪飞龙
|
|
电话、敲锣、预警广播
|
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