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绩溪县伏岭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伏岭镇>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00001050200201601005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绩溪县伏岭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08-02-16 发布日期: 2008-02-16
索引号: 0000001050200201601005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绩溪县伏岭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08-02-16
发布日期: 2008-02-16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8-02-16 00:00 来源:绩溪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2月16日在伏岭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伏岭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十六届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东向发展”和“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2007年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12672万元,同比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4万元,同比增长20%,引进外资1400余万元,基础设施投入550余万元,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以森林系统为主的生态建设得到巩固。

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强工富镇稳步推进。胡家砩石矿、超伟阀门、林海木业、佳艺、奇趣工艺品厂、逍遥河、赤石坑水电站等企业的效益明显,与去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铸造业、机械零部件加工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技术改造焕发新机,农产品加工包装业得到发展。通过扶持壮大现有工业,引进培育新兴工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全镇新兴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5069万元,同比增长18%。2007年深入贯彻“一主两翼”发展战略,认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全镇上下努力,卓溪石英矿资源整合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已有2个石英矿加工项目和一个木材深加工项目落户我镇。继续加大对钨、砩石、铍钼矿业等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围绕湖村际下村民与钨业公司的矛盾纠纷问题,我镇成立了工作组,进村入户,积极协调村民和企业的关系。

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预计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356元,同比增长8%,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603万元,同比增长8%,粮食总产7960吨,油料总产903吨。生猪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增长12%和18%,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个。今年,镇政府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稳定农村政策,调优农业结构。一是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向农民发放各种财政补贴资金268.9万元,其中扶持农业生产资金152.6万元。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产业得到提升。蚕桑、经果林、笋竹两用林、高山蔬菜四大基地建设呈现出较好势头。2007年新栽桑苗15.5万株,改造低产桑园350余亩。全镇全年饲养蚕种2380张,产茧1946担,全年蚕农收入达145.5万元。全镇2007年发展山核桃林800余亩,山核桃产量达48万斤。全镇现有竹笋两用林6100亩,2007年加工笋干280吨,产值达500余万元左右,其中“大障绿笋”通过产品的精包装,提升了产品档次,畅销省内外。2007年逍遥、永来、大鄣等村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360余亩,收入达160余万元。三是特色农业取得突破,能人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大障茶在“绩溪大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以“障山金香”为主角,扩大了名优茶生产规模,使大障茶农收入大幅提升;荷兰豌豆发展迅速,2007年下半年种植面积由上年的50余亩扩大到250余亩,带动辐射到胡家、新桥等村; 2007年我镇籽用瓜蒌种植辐射全镇10个村400余农户,种植面积达370亩,产值达80余万元;2007年大障村尚庄和小源自然村的黄山贡菊已发展到110亩左右,产量达33000斤,产值可达70余万元;胡家黄牛生态养殖场2007年扩大养殖规模,饲养量达110头;蜜蜂养殖5800群,保持全县前列。四是动物防疫工作得到落实,村防疫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7年全镇防疫率达到90%以上。五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现已完成18.76万亩林地勘界登记工作,占总面积的86.2%。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农村和农业污染源普查启动。

服务业健康发展。我镇旅游业以障山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游、湖村的历史文化游和徽杭古道的户外徒步游为重点,本着“政府主导,民营投入,合理开发,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一是利用网络等形式大力推介我镇独特的人文景观、生态景观,提高旅游知名度。二是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我镇今年对旅游线路的周边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三是提升旅游品位。鄣山大峡谷景区修建性建设规划通过评审,通过建设延伸了旅游线路,并积极争创4A级景区;蓝天凹景区、湖村景区也加大了宣传,旅游人数稳步增加。四是加强旅游配套服务。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出发,大力发展我镇旅游配套服务业,涌现出了以清凉峰大酒店、逍遥人家为代表的旅游“农家乐”经营示范户,促进了我镇的徽菜富民工程的发展。徽杭古道购物中心的成立填补了我镇旅游购物服务的空白。创建优秀旅游乡镇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年我镇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户新增7户,旅游综合经济收入1500万元,同比增长50%。金融保险快速发展,电力设施完善,通信覆盖面扩大,商贸日趋活跃,物流提速,农村合作银行伏岭分行挂牌成立,“万村千乡”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改革扎实推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村村通”建设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六亩丘至坦头、胡家至上龙池和伏岭至里半坑公路硬化工程相继完工。湖村、罗坑等村内道路建设加快,石川村自筹资金完成石头岭至德锦村的道路硬化工程。坑伏公路改造升级工程稳步推进,镇村干部克服时间紧、征用土地多、涉及范围广等困难,深入农户,宣传发动,积极做好征地、迁坟、拆迁等工作,总共完成征地140.6亩,迁移坟墓118穴,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349平方米的工作任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镇共修建塘、渠、库、坝等水利设施110处,其中山塘38口,碣坝12处,护岸3处,渠道6处168米,其它工程51处,防汛抗旱能力得到增强。六亩丘、新桥等村水利设施建设获县水利兴修“以奖代补”工程项目资金的奖励。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坚持以“试点示范、产业推动、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支持企业联系“千村百镇”示范村,加快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在各方的努力下完成初稿。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重点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户用沼气、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项目。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在我镇启动实施,石川、江南、水村等户用沼气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湖村处于实施阶段,沼气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卫生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推进了文明新村建设进程。尚庄地质灾害隐患点整体搬迁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完成。

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明显进步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开创新局面,第三次捧得全县业余文艺创作调演“丰收杯”,摘得第二届徽菜之乡美食文化节优秀组织奖,荣膺“安徽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有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级保护名录(全县共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级保护名录)。巩固“两基”教育成果,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教育扶贫助学及“两减一免”得到实施。2007年全镇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升学人数108人,升学率100%。中考升学人数161人,升学率85%。伏岭中学2007高考本科达线3人,专科达线48人,高考专科达线率为83%。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建设和计生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健全了计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2007年,全镇共出生人口203人,落实长效节育措施211人,其中结扎18人,征收社会抚养费5万元,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持验证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3‰。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落实“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任务。民政工作有序开展,特困救济工作全面落实。全镇今年新增五保户39人,五保户总人数达89人。完成农村低保户的摸排评议和上报审批工作,全镇确认低保户489户计864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登记审核工作基本完成,已分四批审核确认了88户,247人,发放扶持款共计18.5万元。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全镇截至目前审核上报医疗救助39户,救助金额47050元,有效缓解了农村弱势群众因病致穷的矛盾。殡葬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截至目前,全镇已平空穴390座,实坟绿化遮掩工作有序推进。2008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筹资完毕,参合率达90%。

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六进”活动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启动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健全信访机制,妥善处理了2起群体性闹丧事件,构建平安伏岭。积极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到位,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安监部门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及时排查隐患并责令有关企业进行了整改。全镇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安全监管主体意识普遍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镇政府紧紧围绕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建设在新的起点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伏岭镇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代表、同志们,向关心支持帮助伏岭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向为加快伏岭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干事创业的合力不强,活力不足,经济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不优。二是经济发展后劲仍然不足,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三是政府工作人员和村两委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8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同志们!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机遇难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毫不懈怠,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东向发展”和“一主两翼”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25%,引进外资20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污染源得到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速发展新型工业,壮大经济综合实力

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紧紧围绕工贸重镇,着手规划镇工业功能区,开展投资环境整治和优化活动,大力改善全镇的经济发展环境。通过引资扩股,做强做大现有矿业、机械零部件、铸造业、玩具加工、木业等优势产业,力争新增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好钨矿的复产达产。延伸石英矿、铍钼矿、砩石矿加工链条。吸纳整合民间资本,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为重点,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全力招商引资。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方针,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建立“一岗双责”和“主要领导抓招商,主要精力抓招商”的工作机制。利用我镇特有的资源优势,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开展好招商引资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动员全镇上下积极为招商引资献计献策,贡献力量,通过宣传发动,把各方力量引上招商引资大战场,使每一个群众都成为招商引资的信息员、联络员、服务员。紧抓“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提升承载能力,实现资源互补。用好以商招商,代理招商等招商方式,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坚持规划优先。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和起点高、设计新、功能全、配套齐的要求,完成并实施伏岭小城镇建设规划,为工贸发展搭建平台。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管好土地资源,盘活闲置土地。编制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目,以项目融资金、兴产业。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清凉峰战备公路项目立项,为工贸重镇提供支撑。

二、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增强经济发展基础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调整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围绕“重点产业提升,特色产业突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着力抓好蚕桑、山核桃、笋竹、高山蔬菜等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扩大荷兰豆、吊瓜、徽菜原料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积极支持清凉峰绿色养殖发展农场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把壮大重点产业,提高重点农产品附加值作为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引导特色产品向规模化、精细化发展,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增值。

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抓住养殖业增收潜力大的优势,扩大家庭养殖规模。以扩大小黄牛和能繁母猪养殖为基础,促进蜂禽畜鱼等饲养量持续快速增加,力争在镇域内建立一个优质蔬菜基地。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出门创业。充分发挥劳务输出组织机构作用,继续实施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和维权教育,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抓国家加大实施“村村通”项目实施力度的机遇,不断改善镇村道路交通条件,完成坑伏公路改造升级。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实施力度,完成集体林权改革年度目标,启动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工作。继续实施集养殖、沼气、改厕“三位一体”的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增加生态效益。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规划编制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完成试点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突出旅游景点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强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规划建设美好家园。认真做好第七届村委会换届工作,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力度。

三、加快发展旅游业,增强经济发展协调能力

加快旅游发展。我镇山奇水秀,得天独厚。今年要大力加强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以争创省优秀旅游乡镇、编制徽杭古道专项旅游规划、障山旅游景区争创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为载体促进我镇的旅游业发展。完善障山大峡谷景区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强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越的生态环境,提供旅客满意的旅游服务。通过招商开发和自主开发等方式,大力开发具有徽文化特色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我镇的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更深。同时,培育发展旅游龙头企业,加快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加强旅游服务。从道路建设、利益调整、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旅游软硬件环境建设,提升我镇旅游接待能力,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营销提供便利。加强横向协作和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推出主打品牌线路。

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好社会福利、扶贫济困、救灾救济、民政优抚工作。扎实做好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险基础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农村扶贫工作,认真落实农村扶贫政策,加快重点扶贫项目的实施,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进程。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巩固“两基”成果,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抢救、保护研习舞徊、徽剧等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文化宣教,开展集镇文明创建和和谐单位、家庭、村庄创建,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切实做好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新机制,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巩固提高优质服务成果和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加强“五·五”普法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完善村民自治。加强村级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以“喜迎奥运圣火”为主题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以殡葬管理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树立用发展来解决问题的工作理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加大矛盾排查调处力度,超前做好疏导防范工作,及时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维护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落实整改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工作落实力和执行力

以农村三项改革为重点,转变政府行政职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本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改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政务、事务和村务公开监督有效,村级“六个中心”运转步入正轨,完善农民持续增收和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机制。把加强学习摆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带头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和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加强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各位代表、同志们!

回首2007年,成绩喜人。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本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未来五年发展目标,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干部和群众,众志成城,开拓进取,为建设和谐伏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