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绩溪县华阳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华阳镇> 政策文件
索引号: 000000104020020190500001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绩溪县华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华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文号: 华政〔2019〕73号
生成日期: 2019-05-09 发布日期: 2019-05-09
索引号: 000000104020020190500001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绩溪县华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华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文号: 华政〔2019〕73号
生成日期: 2019-05-09
发布日期: 2019-05-09
华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9-05-09 00:00 来源:绩溪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上报华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施方案的报告

 

 

 

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水局:

 

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加快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华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特此报告

 

 

 

 

 

                                                                                                             华阳镇人民政府

 

                                                                                                              2019年3月27日

 

 

 

华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镇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造血功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按照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宣组电明字〔2019〕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深化农村改革,以乡村振兴“五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村(社区)发展意识,以发展产业为重点,持续推进三变改革。力争到2022年底,9个村(社区)达到有集体经营项目、有承接主体、有保底收益的“三有”目标,建立完善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其中五龙社区、来苏社区、高迁村达到30万元以上,霞涧社区、郎家溪村达到50万元以上。

二、实施步骤

(一)谋划部署阶段(2019年3月—2019年6月)

由分管副镇长牵头,组织镇农经站、林业站、农服中心等站所会同各村(社区)对前期清产核资开展回头看,掌握集体“三资”的总量、结构,尤其是可经营性“三资”,一村(社区)一策,理清各村(社区)发展思路,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制定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谋划发展项目,明确年度目标任务。

(二)整体推进阶段(2019年7月—2022年9月)

全面实施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从谋划的项目中选择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大、带动力强的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建立党建指导员结对帮扶机制,压实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责任,采取每月调度、督查通报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2年10月—2022年12月)

对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全面自查总结,完善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机制,提炼典型,示范推广。做好档案收集整理,进一步巩固提高发展成果。

三、实施方式

(一)盘活集体资产。对各村(社区)集体所有未利用的河道、水塘、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对政府及社会对村(社区)投入资金发展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公益性设施,纳入村级集体资产范围,将符合市场化运营条件的设施,发包给第三方经营管理。

(二)开发集体资源。对无偿占用、低价发包的村级集体耕地、水面、林场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核查,通过自主经营或公开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集体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争取土地复垦等项目资金,整理废弃宅基地、四荒地等集体资源,发包给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

(三)推进土地流转。成立镇、村(社区)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统一对外发包给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

(四)创办经济实体。以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为载体,采取资金入股到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方式,抱团开展工业经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产业及其配套项目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五)新建物业资产。争取“三变”改革等项目资金,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建设冷库仓储设施、标准化厂房、租赁用房等物业资产,并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招租,通过物业租赁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六)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东山川源、高迁横坞、翚岭古道、溪马等村旅游资源,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以景区村庄创建为抓手,采取与文旅企业合作等方式,发展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增加集体收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4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各项工作,明确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配合协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工作调度。实行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项目化,逐年逐村(社区)明确目标任务、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完成时限,做到一单清,强化精准调度。

(三)严格三资管理。严格执行《安徽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三资管理制度,依法、民主监督村(社区)财务,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镇纪委不定期开展执纪监督,通报违规违纪行为,问责相关当事人,结合上级要求,动态完善三资管理制度,防止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流失,实现保值增值。

(四)强化督查考核。将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抓双促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半年开展一次专项督查,督查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工作措施不力的,采取约谈、诫勉等方式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与两委绩效工资挂钩、奖励制度,对工作成效明显、集体经济增收突出的村(社区)和个人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