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文化和旅游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文旅局>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003262559/201908-00030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文化和旅游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绩溪县2018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18-03-02 发布日期: 2018-03-02
索引号: 003262559/201908-00030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文化和旅游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绩溪县2018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18-03-02
发布日期: 2018-03-02
绩溪县2018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8-03-02 00:00 来源:绩溪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为指导,在2017年初步通过省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强化“以创促建”各项措施,认真补缺补差,全面提升优化,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次超千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旅游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5%以上,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确保率先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二、工作重点

(一)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按照“一带、一路,一心、两翼”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登源河沿线百里历史文化长廊为重点,加快打造皖南区域最美生态历史文化旅游带;以“皖浙天路”为重点,加快打造沪苏浙著名自驾、房车、骑行游道;以历史文化休闲街区为中心,着力完善县城公共休闲设施,大力发展旅游餐饮和各类新兴休闲业态,真正形成利于游客集散、消费集聚的平台;分岭南、岭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发展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体育健身、民俗展演、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等多种业态,形成既相对独立又通过南北环线紧密联接的两翼。

(二)突出旅游产品特色。突出发展美食游,加快开发具有浓郁绩溪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培育一批餐饮“名店”或“老字号”,研究制定成套徽菜标准,创新编撰系列美食故事,精心筹办美食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突出发展研学游,充分利用家风家训、中国传统村落、国保单位等文化资源,创新利用徽墨、徽雕、徽剧等文化传承,活态展示赛琼碗、火龙火马、板凳龙、秋千抬阁等非遗资源。突出发展徒步游,完善全县慢行系统,充分利用徽杭、通杭、竹岭等古道资源,加快建设皖浙天路沿线驴友营地与拓展训练基地。突出发展体验游,提升长安大会山、金沙兵坑源漂流、瀛洲光明生态园、临溪清溪竹海湾、华阳寿带鸟基地、板桥知青之家等休闲农业、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提升旅游景区品质。以A级景区创建和整治提升为抓手,加大标准化推进力度。严格落实徽杭古道4A景区整改任务,强力推进上庄、鄣山大峡谷、仁里等景区提升工程,支持开发互动式体验项目,推动龙川、仁里、上庄、尚村等景区大力发展特色民宿,鼓励利用空闲民房发展特色民宿、酒吧、茶吧。加快北京顺峰、香港爱家、省出版集团等企业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新景区、加速培育新产品。

(四)着力补齐旅游短板。大力推进旅投公司实体化运作,盘活各类闲置资源与资产,形成科学规范、健康合理的旅游投融资管理机制,加快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社会团体打造特色文艺演出节目,鼓励发展影院、网咖、书吧、歌舞厅、健身房、游泳池、室内球场等休闲服务,加快实施城市夜景、夜游项目,努力丰富游客娱乐内容,吸引游客过夜消费,有效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围绕徽墨、徽雕、徽菜,开发更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建设徽博园、徽菜美食等旅游综合体,着力补齐旅游购、娱短板。

(五)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快旅慢游、外通内联的旅游交通网络。保障杭黄高铁如期开通,做好皖赣新双线、杭临绩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绩谭快速等对外通道建设。加快扬板线改造,提升南北旅游环线通达水平,同步建设观景台、旅游驿站、自驾车营地等配套设施,推进旅游环线风貌整治提升。完善全县绿道慢行系统,确保绿道总里程超50公里。按A级旅游厕所标准在城乡新建公厕20个以上。加快停车场改扩建步伐,新增城区生态停车场2个、停车位200个,新增乡镇停车位300个。完善县域出入口、重要节点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六)完善集散咨询体系。结合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加快组建旅游公交车队;提升县游客集散中心服务功能,启动上庄等乡镇游客集散分中心建设。依托乡、村公共服务场所,在全县乡镇、景区、乡村旅游重要节点科学设置全域30个以上旅游咨询服务点。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力争实现旅游、交管、城管“三网融合”,实现3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和其他重点旅游场所免费wifi、智能导游等功能全覆盖。

(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制定《绩溪县景区、景点监督管理办法》,规范景区建设管理,合理修订经营权合同,严厉惩治景区、景点违反法律法规、建设规划及合同约定等不良行为。制定《绩溪县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强化涉游单位联合执法,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杜绝黑车黑导、欺客宰客等行为,实现旅游各个环节运行有序。加快旅游运行大数据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依托民兵组建各乡镇旅游救援队伍,健全县乡两级全域旅游应急反应机制。加强景区、旅行社安全监管,严格规范游客及驴友、车友等团体的活动,努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倡导文明旅游,坚决杜绝发生群体性旅游投诉事件和严重不文明旅游现象。

(八)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坚持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和城市形象整体打造,深化与中青旅等国内一流团队合作,集中推介绩溪全域旅游品牌。积极利用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等持续进行旅游工作宣传,拍摄制作1部全域旅游验收汇报片、2部城市形象或旅游宣传片。组织县内涉旅企业团体,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旅游会展,针对沪苏浙、京津冀等主要客源地,以杭州等高铁沿线城市为重点全面拓展旅游市场。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在已成立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领导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见附件1),各乡镇相应设立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机构,各部门同时确定专人负责,形成全县上下统筹推进、同步创建的工作合力。县文化旅游决咨委深化对全域旅游发展课题的研究,任务牵头部门按照各自分工抓好工作落实,配合单位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共同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见附件2)。

(二)强化宣传培训。通过高层论坛、龙川大讲堂等形式,聘请专家对县直相关部门、重点旅游景区、旅游镇村、旅游企业负责人等进行2次以上专题培训,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2次以上技能素质培训,常态化开展“最美导游”、“最美徽匠”、“最佳服务员”、“最美志愿者”等评比活动,引导全县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目标考核。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县委督查室、政府督办室加强考核监督,对工作出色,按时达标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工作不力,影响整体创建的,及时通报并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