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恶劣天气条件下全县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预防因恶劣天气可能引发较大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与启动程序
本预案适用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全县城乡或部分地区道路出现严重积雪、结冰影响安全通行,山体塌方、路面塌陷、严重漫水等灾情阻断交通,雾霾天气能见度低不能保证安全行车视距,需要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疏导分流紧急措施的情形。
本预案由县公安局方建光副局长综合气象预报、道路灾情程度信息,报请县公安局主要领导批准,由县局110指挥中心发布启动指令。
二、组织领导
县公安局成立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余祖海任组长,方建光副局长、汪敬东副局长为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方建光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全局各所队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
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全县城乡或部分地区道路临时交通管制、疏导分流处置的统一指挥、部署协调、警力调度等工作。
领导组同时下设安全宣传信息工作组、交通管制组、灾情路段隐患跟踪排查组、外围交通劝导控制组、后勤保障组。
三、警力编成与职责分工
(一)领导组及其办公室根据我县道路受恶劣天气影响程度及范围,第一时间向毗邻周边县市公安交管部门通报道路灾情信息,请求协助分流可能进入我县境内受灾路段;向市交警支队报告相关路情,请求协调落实外围分流交通措施。
(二)宣传信息工作组由交管大队分管宣教工作副大队长负责。其职责为跟踪综合气象、路况信息,根据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要求,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电视媒体等渠道发布告知与提示信息;跟进收集公安民警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影像资料,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三)交通管制组由交管大队分管秩序副大队长负责,并在交管大队以各执勤中队为主体组成多个执勤组。具体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疏导分流措施。
(四)灾情路段隐患跟踪排查组由所在地责任执勤中队长负责。时刻关注灾情路段变化;协助交通、公路部门紧急抢险现场秩序维护。
(五)外围交通劝导控制组由各农村派出所所长负责,重点开展所在地始发机动车的劝阻、解释性宣传工作,防止驾驶人冒险驾车出行。
(六)后勤保障组由交管大队办公室主任负责,加强恶劣天气交通安全管理应急处置器材、装备管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七)根据恶劣天气灾情发展,经领导组同意随时抽调其他警种警力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被抽调全体民辅警应当无条件服从指挥调度。
四、工作措施
(一)县局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交通安全极端气象预警机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会同公路、交通部门对辖区内所有的道路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控管理,及时报告路况灾情,切实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启动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安全管理处置预案指令后,各工作小组立即组织警力,迅速进入岗位,按照职责分工,快速反应,各负其责,防止交通流量聚集。
(三)最广泛地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发布道路交通预警信息。
(四)层层设防,及时疏导、劝阻车辆进入灾情路段,特别是对客车等要做到从严控制,重点执勤卡点“严防死守”。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极端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灾害性影响很大,要立足于防范,做到早行动、抓主动。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做到政令、警令畅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处置工作。
(三)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工作。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安全管理演练,配齐必要的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一律着反光背心。开启警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佩戴发光、反光器具,防止发生意外伤亡事故,确保执勤民警的人身安全。
(四)加强值班备勤制度。恶劣天气发生、本预案启动实施后,各农村派出所、交管各执勤中队要保证相应警力驻所队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接到恶劣天气条件道路灾情报警后,要立即上报并做好报案记录,预案启动后,及时掌握预案的落实情况,遇有紧急情况随时上报。
(五)保持事故处理应急处置预备。交管大队事故中队保持应急备勤状态,随时接处交通事故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