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淤扶苗、酌情追肥
受淹的中、单晚稻田和玉米地,立即进行清淤扶苗补棵,并酌情进行一次耘田追肥,促进稻苗和玉米恢复生机,但要注意控制氮素化肥用量,要有适量的磷钾肥、农家肥搭配,防止徒长。
二、及时改种补种
水毁农田,清砂净田后,可于7月10日前改种夏玉米、夏山芋、夏大豆;水源可靠的田块,还可撒直播早翻早早籼稻,如杂交早稻T优15、隆平001。7月10日至7月30日,可改种秋玉米和秋大豆,上庄、长安秋玉米可选用早熟品种,如淮河9号,最迟不过7月25日;临溪镇秋玉米最迟不过7月30日。
三、加强田间水管
生长旺盛的中稻田,在长期渍水情况下,田间湿度大,易诱发病虫危害,要根据水源情况,进行适度烤田,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新根生长,恢复稻苗生机,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
四、重抓病虫害防治
切实抓好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密切注意病虫动态,加强田间病虫检查,把各种病虫害消灭在初发阶段。当前要着重抓好灰飞虱、白背飞虱对水稻、玉米的危害防治工作。消灭灰飞虱必须用较高浓度的吡虫啉或啶虫脒,已达到控制水稻、玉米病毒性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水稻白背飞虱、褐稻虱可选用噻嗪异丙威等复配剂防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