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基层推荐、资格审核和评审组评审,拟确定章小萍等15人为第七届“华阳好人”,现予以公示。
一、助人为乐好人
章小萍 东山社区居民
潘慧民 现代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周华 杨柳社区第一网格支部书记
洪长红 来苏社区居民
汪助清 五龙社区居民
高绩晖 霞涧社区居民
程维湄 郎家溪村村民
余银华 高迁村村务监委委员
二、敬业奉献好人
胡国美 东山社区居民
王吉如 五龙社区居民
汪雅琴 凤灵社区居民
汪必根 溪马村村民
三、诚实守信好人
穆春红 来苏社区居民
四、孝老爱亲好人
方宝成 凤灵社区居民
章希如 霞涧社区居民
公示时间为2019年3月23日至3月27日,在公示期内,广大干部群众如有意见,可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华阳镇党委、政府反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反映公示对象的问题和情况,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
联系电话:0563-8162664
地址:绩溪县华阳镇政府二楼党政办
附:第七届华阳好人事迹简介
华阳镇党委政府
2019年3月20日
第七届“华阳好人”事迹简介
- 章小萍,女,53岁,东山社区居民。多年来,她坚持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宗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坚持帮助他人,做善事,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好人。她正直、热情、开朗,始终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快乐。平日在小区里,她热心服务身边的居民,和别人从不红脸,做到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相处很融洽,谁家有困难,她了解后都会尽力帮忙。小区居民家下水道堵了,她第一时间打电话找疏通工人,并到现场协助疏通;哪里路灯有故障,她得知后,便及时找人排除;哪家邻里有纠纷,她都积极去劝解,帮助化解矛盾。五年来,先后义务献血6次,累计献血1500毫升。她用自己坚定的信念与满腔的热情,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福音,每每听到别人对她称夸,她总是谦虚地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人都是需要别人帮助的”。
- 胡国美,女,54岁,东山社区居民。她担任过华阳镇人大代表,连续4届社区居民代表和妇女代表以及小区网格成员。多年来,她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热心公益。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点点滴滴的付出,给她带来了丰硕的收获。多年来,她与居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并赢得了居民们的认可,她家也被评为县“最美家庭”称号。她凭着一副热心肠,全身心地致力爱心帮扶、义务普法、政策宣传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从无怨言。社区居民一提起胡国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新时代弘扬正能量的今天,敬业为公的情怀、奉献为人的爱心、担当为民的胸襟在胡国美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
- 潘慧民,男,49岁,绩溪县现代化工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他创办的企业2018年纳税600万元,是绩溪县的纳税大户,得到县政府的表彰。潘慧民是成功的企业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他热心社会公益,用爱帮助他人,温暖社会,将善行善举落细、落小、落实,在平平常常的“小事”上,透射出了不寻常的精气神。2018年教师节,潘慧民购买2000余元的食品和水果慰问临溪镇中心小学的优秀教师。2018年11月份潘慧民购1000多元的食品和水果去高速公路收费站和县界防控点,慰问日夜防控“非洲猪瘟”的辛勤值班人员。得知杨柳社区有位贫困家庭的女孩患白血病缺钱治病,他立即鼓励妻子奉献爱心,捐款1000元。他看到所居住的安吉广场小区一度因为物业管理不到位造成垃圾堆积、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就自己拿钱请来清洁工打扫。 潘慧民时刻记着古训“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他说: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 周华,男,57岁,杨柳社区第一网格支部书记。多年来周华注重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为居民们做了不少好事。2003年,他办起华仁堂大药房,十几年来,他进货始终把牢药品质量关,从未发生过质量方面的问题,被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放心药房”荣誉。他还想顾客所想,解顾客所难。有一次,他听到顾客议论说,县城的药店到晚上8点多种后基本上都打烊了,很难买到药,就将营业时间推迟到晚上11点钟以后才关门。为了方便顾客购药,他在药店里专门备了小药箱,经常免费为一些顾客清洗小伤口和包扎,免费为人量血压,切参片,粉碎中药等。多年来,周华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为困难群众、困难党员捐款活动,凡是遇上微信朋友圈上大病重病救助众筹、水滴筹情况,不管认识与否都慷慨解囊,为他人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他自2013年担任社区第一网格支部书记以来,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华阳镇党委和杨柳社区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荣誉。
- 洪长红,男,49岁,来苏社区居民。一个人偶尔做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关心帮助别人。1991年医学专业毕业的他,28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现为华阳镇社区服务中心职工。平时给辖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还经常和社区两委干部去贫困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家中为他们免费体检,并帮助他们办理慢性病证。2018年,居民胡某高度精神残疾,在芜湖四院长期住院治疗,拖欠医院治疗费用共计24万余元。洪长红获知情况后,在社区书记的带领下赶赴芜湖四院,经与院方努力沟通,并联系县医保中心,最终为其减免8万余元,县医保中心补报15万余元。来苏社区居民洪长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平时热心帮助社会各群体,更对社会弱势群体关心备至。
- 穆春红,女,42岁,来苏社区居民。2019年1月20日下午2时许,来苏社区旁好点好吃早餐店老板穆春红在店门口马路上,捡到一只蓝色手提袋。打开一看,内有现金1900多元,存折两张、身份证等物件。然而此时,失主已不在现场,穆春红为避免失主找不到钱物而着急,立刻打电话报警,将失物交给派出所民警,并很快就找到了失主。失主是绩溪县华阳镇七里降村农民,名叫高卫凌,因为不慎丢失手提袋,急得在家发愁,看到民警将手提袋送回家中,高卫凌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21日上午失主带着她女儿怀着感恩的心情当面感谢这位好心人,并送上水果等礼品以示感谢。当面对失主带来的礼品时,穆春红婉言谢绝了,并说了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 汪助清,男,65岁,五龙社区居民。2018年11月的一天,华阳镇五龙社区居民汪助清和往常一样,上午空闲就到街上逛了逛,当他的车快骑到上三里红绿灯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离红绿灯也就是仅仅四五米的地方,一个大约六十来岁的老人倒在地上,身体被一辆电瓶车死死地压住,老人在无力地挣扎着,过往行人无一侧目,而此时正是上下班车辆的行走高峰时间,许多车辆从他的身边呼啸而过,二次伤害随时可能发生。在这命悬一线的危难时刻,汪助清没有多想,马上跳下车子,顾不上自己车子都还没有放稳,就快速冲上前去,帮助那个老人移开电瓶车,扶他慢慢的坐起来,老人喘了一会儿之后,赶紧向汪助清道谢,汪助清微笑着将老人扶站了起来,目送他骑车离开。据了解,几十年来,老农民汪助清做过不少好事,他始终坚信着,人要实在,老实人不会吃亏这样朴素的思想。
- 王吉如,女,61岁,五龙社区居民。王吉如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工,2015年应聘到五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绩溪县人民医院开办的护工管理处工作,她工作时的兢兢业业、耐心细致,得到病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2018年的腊月廿九,她家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王吉如曾经护理过的一位患者的子女,专程到家里来对王吉如照顾自己母亲护理工作表示感谢。当时,这位患者已经失去了自控能力,大小便失禁,王吉如总是随时清理,让患者始终都保持着干净的床和身子,患者的子女们说:“就是我们来侍候也做不了这么好”。老人走了,但王吉如为他们母亲所做的一切牢牢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 方宝成,男,57岁,凤灵社区居民。之前一直在南京经营手机店,后来为方便照顾中风的父亲而返回家中直至父亲去世。方宝成的母亲商凤满,现年87岁,一年前又因脑梗死中风,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方宝成妻子常年在宣城帮女儿家带小孩,家里的大小事务就都落在方宝成一人身上。而照顾护理母亲的重担就完全落在方宝成一人身上,他每天为母亲喂水喂饭,一天多次为母亲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他却精心照顾着母亲每天的吃喝拉撒从无怨言,为母亲洗头、洗脚、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非常贴心。方宝成孝顺父母亲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更是弘扬了中华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 汪雅琴,女,67岁,凤灵社区居民。她是一名中共党员,退休后发挥余热,在服务社区发展、服务社区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持社区各项工作。汪雅琴还是社区文艺宣传队队员,真正把文艺宣传与党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平常与队员们一起认真排练节目,积极参加县、镇、社区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她与队员们一起走进校区、走进敬老院、走进广场,向孩子们传播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为老人们送上欢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求回报。
- 高绩晖,男,50岁,霞涧社区居民。作为花根自然村的村民代表,高绩晖在村里为人正直,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一心为村民办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好人,也是村里公认的热心肠的人。在花根村卫生整治时,他为村两委班子出谋划策,出资出力,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累,带领村民对村中乱堆放进行清扫整治,在这过程中与村民发生的一些纠纷都能积极主动协调沟通,讲政策说道理,让部分村民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多年来,高绩晖本着公平公正,有效解决纠纷的目的,积极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在他的努力下很多矛盾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得到了农户的一致好评。通过多年来的付出与奉献,他已然成为了村民心目中的老大哥。
- 章希如,男,65岁,霞涧社区居民。2015年,章希如女儿章莉被查出脑里长了一个6*7cm的脑瘤, 5月在上海做了手术,手术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但在章希如两老细心的照料下康复出院了。在2017年女儿章莉突然出现了右侧肢体偏瘫的现象,经北京天坛医院检查确定后年进行开颅手术,术后的章莉失明且失语,右侧肢体偏瘫无力。出院后两老不顾自己的身心疲惫,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女儿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女儿治疗和康复,鼓励女儿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用爱撑起女儿对生活的希望,他们一家坚信用爱会托起从生命线上抢来的脆弱的生命。
- 程维媚,女,69岁,郎家溪村村民,她在村里照顾贫困人群、帮助乡亲友邻,用无私的心感动着身边的人们,用行动影响着大家,用农村人的淳朴善良为相邻热情服务。她积极参加集体公益活动,把助人为乐当作自己重要的一部分,服务社会帮助别人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她家对面是郎家溪村边缘户黄洪岩家,据边缘户说:“程维媚经常来我家帮忙照顾生病的儿子,特别遇到农忙季节程维媚总是主动下地帮忙收割,只要是家里有困难都会立刻来帮忙。不仅如此村中不论谁家红白喜事总是主动帮忙。”程维媚说:“能帮助到别人,自己很充实也是幸福”正是有了像这样的人,我们人与人之间才会有互助的关爱,人们才会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充满阳光和温暖。她还积极支持村两委工作,带头履行村民的义务,支持村两委的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起到了榜样作用。程维媚用自己的一份爱心温暖了需要帮助的人们,在社会上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受到了邻里乡亲的一致好评。
- 余银华,女,43岁,共产党员,高迁村第一党支部委员,村监督委员会委员。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几十年来,不论邻居们谁家生活上遇到困难,她都第一时间到场,张张罗罗,忙前忙后,出力献策。邻居中有的老人提水比较吃力,她就主动帮忙提水。有的老人在外面绳子上晒被子,眼看要下雨了,她就帮助老人收被子,像这样的小事儿,余银华已经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了。“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做件好事心里总是踏实的。况且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得一提。”这就是余银华的想法;她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为党分忧,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她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想方设法帮助那些困难的人,为他们提供援助之手。
- 汪必根,男,68岁,华阳镇溪马村组古塘人。自1965年学校毕业,1966年开始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团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支部书记等职务,有着9年团支部书记、12年党支部书记、36年党龄的他,在多年来的工作中,始终坚持牢记党的宗旨,奉行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准则。在多年的努力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职尽责,做好村里带头人。在管理中,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无论是劳动纪律、工作态度都给村干部、村民做出榜样。他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修养,有决策能力和工作方法,对文字材料或下田干活等工作拿得起放的下,为村民做出表率,一名书记就是一个榜样,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汪必根同志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一言一行处处体现一名党员的党性原则和政策水平,以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扎根基层,牢记使命一心为民,无论身居何职身处何地,都留下了晶莹的汗水和闪光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