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吃了晚饭再回去,你们送我回家辛苦了,天冷、回去路远,吃过晚饭再回去……”在汪天恩(化名)老人一声声热诚客气的叮嘱中,见证老人亲兄弟俩失散三年后重聚的家朋乡政府工作人员、和阳村委会干部、热心村民,心怀踏实满满的感动,缓步走出老人家的小院……
时光倒回到2015年12月27日,天气寒冷,头发结块、衣着邋遢不整的汪天恩冻兮兮的蜷缩在浙江临安市路旁人家的屋檐下,被好心人发现报警后,前来接警处置的警察通过与其交流,发现汪天恩疑似有精神障碍,即送安康医院治疗,在院住院治疗三年间,经过医护人员的专业细心治疗照护,汪天恩病情明显好转。他住院的这三年里,临安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坚持定期与其沟通,自始至终不放弃一丝可能找到其归属地或亲属的线索,经过不懈努力与多方核实,最终确认其本人的相关信息。三年多后的今天,汪天恩在临安市救助工作人员的全程细心护送下,安全的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亲人的身边。
2019年1月14日,绩溪县民政局、绩溪县救助管理站在家朋乡人民政府、家朋乡派出所、和阳村村委会的紧密配合和大力协助下,在短短20余分钟内确认了汪天恩的身份户籍信息,并成功联系到其亲属。在确认流浪者汪天恩是家朋乡户籍人口后,家朋乡政府分管领导、乡民政所与和阳村委会多次上门与汪天恩亲属交流沟通,商讨其返乡后相关事宜。结合汪天恩本人实际情况,尊重其本人与亲属意愿,家朋乡人民政府、和阳村村委会正妥善实施、抓紧落实后续相关措施,拟帮助汪天恩按程序申请纳入低保,帮助其申请办理残疾证,安排棉被、棉大衣用于御寒,适量供给汪天恩本人近期米、面、油等必要生活物资,帮助其申请办理小额临时救助,叮嘱其亲属从亲情角度多关怀关心,让汪天恩尽快适应返乡回家后的日常生活,过一个幸福团圆的新年。
绩溪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不断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报告制度、救助管理工作四级联络员制度,加强与乡镇、村的沟通联系,初步建立起以县民政局救助站、乡镇救助服务点、村委会救助咨询点为平台,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网格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体系,打通了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绩溪县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78人,寻亲成功16人,协助返乡172人,直接送返6人,切实保障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家朋乡人民政府 :汪秀云、徐航;县民政局:刘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