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乡镇

板桥头乡:创新聚能 抱团共赢

发布时间:2024-09-09 11:27 来源:板桥头乡 浏览:
【字体大小:

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中,板桥头乡以其独特的创新精神和抱团发展的战略眼光,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新路径,激活了乡村的内生动力。

创新抱团,强化集体经济合力

三村联建,唤醒“金土地”。板桥头乡按照“产业相连、资源相融、发展互促”原则推进联村共建,统筹整合各村资源,实现产业抱团发展。蜀马、校头、龙丛“三村抱团”共同流转蜀马农庄土地,成立绩溪县板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三村资源,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这一举措使得原本的“休眠地”变成了促进集体经济增长的“金土地”。

十村合力,共筑“强村梦”。为了进一步放大抱团效应,板桥头乡又采取“十村抱团”模式,组建绩溪县板桥兴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绩溪县板桥兴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与绩溪县六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安徽赢财牛清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绩溪赢财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镇+镇+企业”的模式,合作建设皖南牛开发利用全产业链项目。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抱团发展,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一村强不算强,村村强才是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组织振兴的重要一环,整合各村优势特色、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的抱团发展模式,改变过去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产业“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抱团驱动,拓宽集体增收渠道

产业融合,提升附加值。绩溪县板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推动抱团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传统种植养殖业的发展,还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资产盘活新方向。拟通过项目新建皖南牛育种示范项目和皖南牛农耕文化园项目,增加出租收益,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同时,公司积极运营农庄,依托茶叶、山核桃、鱼等优质农产品的稳定销售,实现销售收入逐年稳步增长。每年经营性收入预计达到24万元,其中茶叶收入15万元,山核桃收入5万元,养殖鱼收入2万元,出租员工宿舍收入2万元。每年经营性收益超1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新活力。

合作共赢,红利共享。绩溪赢财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皖南牛开发利用全产业链项目,成功构建了利润共享机制。每年项目经审计确认后可用于股东分配的利润中,绩溪赢财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分红权的比例为20%,这部分利润将直接通过分红的方式惠及参与抱团的10个村,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共赢与共享。

多元发展,深化抱团发展内涵

互联网+农业。板桥头乡紧跟时代步伐,巧妙运用抖音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精心打造“长岭村干部小芳”、“幽幽古韵-蜀马”等账号,借助短视频与直播的生动形式,将校头黄桃、状元田藤粿等本土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更为产品开辟了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未来,板桥头乡将继续深耕抖音平台,探索短视频带动农产品销售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与流量优势,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农耕节+文化馆。板桥头乡以农耕节为契机,精心策划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展现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田园风光,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同时,依托校头知青文化展览馆,积极弘扬绩溪传统农耕文化,将其打造成为集科普、教育、宣传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成效显著,展望抱团发展未来

强化组织与产业升级。在抱团发展模式的推动下,板桥头乡党组织的组织力、号召力、凝聚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实后盾。蜀马、校头、龙丛三村紧密合作,实施“三村抱团”发展战略,通过集中力量发展种植产业,有效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皖南牛开发利用全产业链项目的运营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分红和出租收益,同时为社会创造超过50个就业岗位,直接促进了村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彰显了抱团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完善制度与产业多元。为持续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建立健全公司制度,全面优化公司管理体系,明确主营业务方向及盈利分配机制,确保公司运营既规范又高效。同时,我们将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支持公司探索特色农业、生产服务、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养老服务等多元化产业布局,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乡村经济发展新格局。未来我们将不断深化对抱团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束缚,以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发展型”逐步向“共富型”转变,积极探索并实践乡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