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绩溪县医保局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融入到医保工作全过程,把提升经办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办事体验感作为重要抓手,坚持政策优化集成、管理统一规范、业务协同高效、服务精准便捷,让参保人员享有更加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医保经办服务。
优流程,医保经办更加规范标准。聚焦办事群众痛点、难点问题,着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便民化、标准化、规范化,积极与县数据资源局对接,进一步优化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梳理填报安徽政务服务网医保服务事项清单188条,切实做到医保服务质效提升。同时通过开设“全省通办”医保窗口和网上“全省通办”等方式,推进7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提升跨区域医保服务水平,为外地来绩人员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强创新,医保服务更加高效优质。立足我县医保服务实际,从简流程、提效率等方面,促进医保能力再提升、服务再升级。落实各项医保便民新举措;积极推行流程再造,医保关系转移即时办理,手工报销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取在2个工作日内到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报销以外的其他零星报销5个工作日以内到账,5万以上大额费用3个工作日内到账,建立特殊问题登记跟踪制度,确保问题落实解决;“容缺制”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线上备案4小时完成;采取“承诺制”实现无第三方责任外伤就医直接结算;设立“智能语音+人工服务”咨询电话实现全天候服务;设置绩溪方言专窗,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抓落实,部署“家门口的服务点”。扎实推进医保网格化管理服务,在实现医保工作“县有大厅、乡镇有窗口、村有柜台,组有网格员”网格服务全域覆盖的基础上,明确县级28项、乡镇17项、村级12项、组级5项网格化服务清单,积极引导699名组级网格员当好医保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设立跨省异地就医医保服务e站,把医保经办由“固定窗口”变为“流动窗口”,对务工返乡人员断保漏保、异地就医备案、慢特病认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家门口服务,实现医保经办“就近办、及时办、帮助办”,打造百姓“家门口”行走的医保服务站台。2024年以来,共接受政策咨询8000余人次,办理居民参保缴费、手工报销、异地就医、慢特病申报等近15000人次。
抓力度,精准落实各项医保待遇。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间病床试点范围,试点病种从15个增加到19个。持续推行跨省异地就医“待遇差”补差机制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门诊病种支付方式改革。大力强化政策协同,落地实施《关于印发<绩溪县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有效提升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文件精神,妥善解决在职村“两委”干部的医疗保障问题,提高村干部在岗履职积极性。
提质效,业务办理“直通直享”。推进慢特病常态化网上申请认定,实施慢特病待遇“免申即享”“9+10”行动,对符合“免申即享”条件的在信息系统中直接认定标识,并告知患者,无需提交材料即可享受待遇;同时将慢特病待遇“免申即享”范围拓展到19个病种。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在职转退休办理医保和特殊人群医疗救助申请“无感知、零打扰”,根据人社部门推送退休人员名单,对核实后达到医保缴费年限的,直接为其办理医保退休待遇,并短信告知退休职工;精准做好特殊人群参保信息和身份属性标识,重点人群第一时间享受“一站式”救助;创新开展追溯救助,比对就医费用数据筛选,重点人群“无感知”享受政策待遇。
梳堵点,医保服务“集成化办理”。实现生育费用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医保经办机构通过医保信息系统直接获取生育结算相关信息,核定生育津贴待遇,直接发放到女职工的社会保障卡中。落实新生儿参保“一站办理”,在实现新生儿凭户籍或出生医学证明线上办理医保参保的基础上,在定点医疗机构妇产科医护人员中,聘请2名“新生儿参保指导专员”,新生儿出生在医院即可缴纳医保费用并享受政策;主动与卫健等部门对接,及时摸排新生儿参保情况,与乡镇网格员共同对未参保的新生儿做进一步了解,对未参保的新生儿实行办理参保温馨提示。今年以来,共有186名新生儿参保。
促纾困,及时结算合规医疗费用。积极帮助定点医药机构缓解运营压力,及时向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合规医疗费用;每季度首月对定点医疗机构垫付职工医保基金医疗费用进行测算,对垫付合规医疗费用大的医疗机构预拨垫付医疗费用;居民医保基金实行按季度预拨,县财政部门每季度首月前5个工作日内将医保季度基金全额拨付到县医保经办机构,县医保经办机构在基金到位后5个工作日内按医共体预算标准将该季度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拨付医共体牵头单位专用账户,牵头医院在基金到账10个工作日内按医共体内部预算标准完成预拨,定点医药企业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楼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