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医保局聚焦人民群众看病难、跑腿繁等急难愁盼问题,从办事群众视角出发,以办事体验感为切入点,坚持数字赋能,推进电子医保就诊购药、异地就医线上备案、慢性病线上认定等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造“智慧医保”,助力现代化美丽幸福绩溪建设。
一是就诊购药“无卡化”。 深化“一码通办”,积极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在就医购药领域的深化应用,参保群众刷码即可享受预约挂号、签到就诊、医保结算、报告查询、药房取药等医保领域全流程应用,医保服务体验与获得感日益提升。通过拓展电子医保凭证应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快速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和群众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截至目前,全县激活电子凭证11.62万人,激活率达80.44%,定点医药机构电子医保凭证使用率85.29%。开通“刷脸支付”,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的原则,全县11家乡镇卫生院及2家二级医疗机构、23家定点药店诊所开通医保“刷脸支付”,参保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看病就医实现“无卡化”,只要刷脸即可一站式支付医疗费用,有效解决了“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就医难题,医保结算正式迈入“刷脸”时代。
二是异地就医“便捷化”。加大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宣传、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满足多元化备案需求,在保留经办窗口现场和电话备案的同时,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皖事通APP”、“安徽省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小程序”备案,同时规范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限,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信息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就医人员自备案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今年6月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为85.86%。
三是慢病办证“指尖化”。在保留线下办理慢性病证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慢性病证网上申请认定,参保人员在微信或者皖事通搜索“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小程序”,登录“个人网上大厅”,选择我要办模块中“门慢门特登记,”填写及上传门诊慢特病申报所需材料就可办理。7月1日起对器官移植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恶性肿瘤三种疾病医保系统信息平台筛选名单,医保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实现免申即享。目前,线上申请审核通过392人,免申即享34人。
四是智能审核“规范化”。全面推进医疗费用智能审核,通过大数据应用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的智能监管,推动医保基金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监管关口前移,帮助医疗机构强化自我管理、增强行业自律、自觉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真正实现“源头治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规范合理的医疗服务。让每一分“看病钱”“救命钱”真正用在参保群众身上。实现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扣款的全链条监控。7月份医保局工作人员对智能审核系统筛选出的疑似违规数据进行分析、审核、扣款共计7836.77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