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如果发现哪项业务‘不好办’‘不能办’‘办不了’,可以转到我们‘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理。”近日,绩溪县政务服务大厅新设立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向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宣讲,暖心担当的做法赢得企业群众点赞。
近年来,县数据资源局以“为民办实事”为主题,推出一次办、容缺办、预约办、上门办、帮代办、延时办、自助办、远程导办、智慧办、周末办等十余项便民举措,让“办成事”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但在具体办事过程中,企业群众仍会碰到各种“疑难杂症”,导致“办不成事”,县数据资源局多举措变“办不成事”为“办得成事”。
一是设置专窗立机制。县数据资源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对症下药。先后印发《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制度》《关于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机制的通知》,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延伸到乡镇村(社区),全县共设立99个窗口,建立县乡村三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会商联办机制,着力解决和补齐镇村两级服务企业和群众质量不高、能力不强等短板问题。
二是设立“首官”优服务。印发《绩溪县政务服务“首席问题官”制度实施意见》,建立首席问题官制度,成立由1名“首席问题官”及多名“协调员”组成的“首席问题官”队伍,“首席问题官”由政务服务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对“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的办事问题的原因研判、协调处理、解释答复;“协调员”由各窗口首席代表担任,负责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所受理问题。
三是畅通渠道提效率。县数据资源局印制600余份《全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联系电话本》分发至各乡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目了然的联系方式,为需其他部门协助办理,或涉及多个部门联合办理的企业群众诉求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解决“办不成事”的效率。
下一步,县数据资源局将定期汇总分析反映的“办不成事”事项,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及时优化有关制度流程,避免重复问题重复出现。同时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政务服务“办成事”,激发政务服务的活力和办成事能力。(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洪学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