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原是生产大队上的支委书记,是有着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在生前就叮嘱我们,自己接受党的教育多年,不给组织添麻烦,丧事要一切从简。”瀛洲镇龙川村老党员胡明文的大儿子胡家云说道。
2021年4月12日,龙川村红旗组的老党员胡明文去世,听闻该消息后,村两委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慰问,并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殊时期,进行政策的宣传,希望给予理解配合,丧事一切从简。谁知话还未出口,胡明文的儿子便主动表示会遵循父亲遗愿一切从简。简办丧事,不摆酒席、不收礼,只由老人的亲人送老人入土为安。
殡葬,俗称“白事”,过去,不少人认为大操大办才能让逝者安心,才会“有面子”。与之而来的,是越来越沉重的礼金负担和不堪重负的陈规陋习。按照当地以往风俗,老人过世时,家属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吊唁,办一场酒席,送老人入土为安。胡明文的家属积极响应村里的倡议,成为村里“不办酒不收礼”的第一家。
胡明文从去世到出殡,没请道士,没办宴席,没收礼金。送殡过程全员佩戴口罩,只给帮忙的人准备了简单的饭菜……儿子胡家云、胡家安为父亲举行了这样一场简简单单的葬礼。“零礼金”“无法事”“没宴席”,胡家的“白事”简朴程度在龙川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老人家生前热心厚道,过世了不办酒也不收礼金,但作为邻里,我们还是主动去帮忙,送老人家最后一程。”龙川村村民胡某说。
“也顶住了好大压力,排出了诸多非议,破除了一些迷信。”长子胡家云说,他家兄弟两人一个个电话通知亲友不办酒席,也不收礼金。没有聚集感染,也没有铺张浪费。“这样做,我觉得没错,我们在老人家在世时尽到孝心,比隆重的形式更好。更何况这也是老人自己的心愿”
除了不办酒席,胡家兄弟不收礼金也让旁人大为惊异。当地有一个已经坚持了好多年的规矩,遇到白事随礼,无论是主家直系亲戚,还是普通的乡里乡亲,都需要随一定数额的礼金。办白事讲排场,烟酒、法事、乐队都要花费不少钱。胡明文老人认为礼金是负担,负担重了,就应该主动简办,避免铺张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做人看的是生前事,不是身后名。作为一名老党员,更应该带头向社会新风“看齐”。
白事大操大办的情形是常见的,甚至还有攀比之风。近年来,瀛洲镇党委政府大力宣扬移风易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镇村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带头实行丧事简办。疫情期间丧事简办宣传工作虽然难做,但也取得极大效果。
胡氏家训有云:“富润屋,德润身。积才千万,不如好德随身。”胡明文老人以身作则提倡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用大锅灶,吃流水席,不收礼,不铺张。他的丧事极其简朴,但并没有影响村民对他的敬佩与尊重。目前,全镇白事大操大办情况已大有改观,“重情轻礼、厚养薄葬”成为许多村民的共识。
胡明文老人及亲属的做法打开了铺张浪费的“负担锁”,挂上了乡风文明的“好兆头”,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陈规陋习终被彻底摒弃,文明新风终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