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车已涉嫌超限超载,请熄火下车接受检测!” 日前,行驶在S215的和S346线路上4辆超限超载运输砂石货车,被绩溪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三中队和绩溪龙川交警中队联合执法人员截获。经检测,其中3辆车超100吨,另一辆车超98吨多。这是绩溪县“三路同治”治理货运超限超载的一个生动而又精彩的注脚。
今年来,绩溪县按照“政府主导、交通牵头、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以“三路同治”编织“一盘棋”“一张网”,强力推进国省道干线、农村公路、城区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实现“治超”不留盲区,有效遏制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行为。
路警常态化联合“治超”。制定《绩溪县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行路警常态化联合执法长效机制。两部门以G233、S207、扬板线等路段为检查重点,采取定时或不定时、定点或流动检查等方式开展路面联合治超行动,重点打击车货总重75吨以上或超100%、特别是“百吨王”等恶意超载超限行为,上半年,共处罚恶意超限案件22起,案件全部按“一超四罚”规定进行了处理。同时,在G233临溪镇茭塘村路设立固定的路警联合执法点,利用路面电子监控系统,对货运车辆流量大、涉嫌超限超载较多的路段开展肩并肩式联合执法,并与黄山市歙县以及本市宁国、旌德分别签订了《区域联动治超执法协作工作备忘录》,组织治超力量积极开展区域联动治超,营造共建共享共治“治超”工作格局。
非现场监测执法“治超”。设立3个路面动态卡点和1个治超信息管理平台,监控设备为单向检测、路面全覆盖,24小时不间断对超限车辆进行称重、识别、认定。每天安排专人查看平台运行情况,对超限车辆进行筛选并制作证据,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通知当事人前来处理,所有数据与省、市治超监控中心联网。上半年,3个路面动态卡点平均联网率达96.5%,非现场案件立案27起,目前已结案20起。
源头自治并举“治超”。为了做好源头管控,对高铁建设工程弃渣运输以及重点源头砂石加工企业建立视频监控并接入治超平台,每月不少于10户次对重点货源单位进行巡查,督促引导合法生产规范装运。在此基础上,深化农村公路“治超”,鼓励村民自治,制定村规民约,完善县乡道公路出入口限高、限宽设施,限制超限超载车辆通行。对绕行农村公路、短途运输砂石料等违法超限超载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保护农村公路完好。今年上半年,经群众义务举报查获超限超载案就有10多件,农村公路由“通”向“好”,为全县“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数据无言,却是最好的证明。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查处各类超限超载案件1009起,货运车辆非法改装案件11起,源头企业违法装运1起,卸载货物5744.02吨,为人民群众安全畅行以及营造安全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周明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