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低吟浅唱,黑白色调阴阳交织,丹青水墨之间,经典戏文演绎着湖村人家的“秋千梦幻”与“抬阁意境。”
中国传统村落湖村历经八百年岁月的洗礼,沉淀着丰富的文化遗存。“秋千抬阁”便是其中一项民间绝技,源于清代,至今已传延200多年。2008年,湖村“秋千抬阁”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起初,秋千抬阁只在每年的正月里才表演一次,是湖村观音会(宣城市非遗项目)的一部分。秋千又称花车转阁,为风车形,用优质杂木制成,以五彩绸缎、花朵装饰。转轮于花船上缓慢转动,花船由人抬行,转轮悬活动转椅,由4位少女彩旦,着古服,缚坐在椅上,唱徽调,伴以吹奏。
抬阁的底台用优质杉木制成,四方形,四角以荷花形柱与木条勾连成框,四面镶雕花板,台面四周通体雕花彩绘,朱漆描金,古色古香。抬阁左右安装铁环穿插抬杠,由四人抬行,并有一人执弯月形护叉随护上架演员。装台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担任,先将铁制的支撑主件安装在台上,再分别给演员头面化妆,根据剧目造型需要,演员需身缚不同的铁制构件,外着戏服,先下层,再中层,后上层,分别楔入主架榫口,将演员固定在阁上,形成戏剧场面。抬阁演出时需要100余人,队伍蔚为壮观,主要扮演《昭君出塞》《扈家庄》《水斗》等传统徽剧剧目。
《聚焦秋千抬阁》 作者:顾兆明
《轿责在肩》 作者:顾兆明
《仙女下凡》 作者:顾兆明
《遇见徽韵》 作者:顾兆明
今年76岁的章日如是秋千抬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从当年的小演员到如今有着丰富演出经验的技艺大师,谈起秋千抬阁眼里满是宠溺。“秋千抬阁是我们徽州地区乃至全国都独有的传统游艺,我们这一辈的人都对它有着独特的感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守护了一辈子。”
为赓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2010年,湖村成立了抬阁花车转阁研习社,实施湖村抬阁花车转阁生态保护工程,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传承人4人,市级非遗传承人3人,建立起一支涵盖文武场、服装道具整修、化妆、场务等项目演出队伍,整理出《群英会》《定军山》《扈家庄》《竹林计》《大战洪州》等80余套徽剧剧目。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秋千抬阁,演绎着一幕幕徽风古韵的厚重浓郁,凝聚着一代代传习艺人的智慧心血,成为湖村百姓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伏岭镇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擦亮文化振兴底色,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陈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