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绩溪县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奋力开创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新局面。
一、坚持优先发展,提升保障水平。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落实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2021年度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建设支出3473万元,占土地收入的9.25%。2022年,继续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策要求,确保资金占比不低于9.4%,同时安排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22159万元,较上年增长10.4%。
二、引入金融活水,滴灌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体系,用好用活PPP模式,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2021年以来,落实农业信贷担保县级风险补偿金112万元,撬动农业信贷担保贷款1779万元,指导配合地方法人行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6000余万元,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生态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和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盘活试点,发放贷款36笔3031.9万元。
三、用好衔接资金,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力度,2022年,安排财政衔接资金5955万元(其中县级配套1850万元),同时调优衔接资金使用方向,安排产业发展类项目资金2066万元,占比达53%。继续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确保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资金发放到位、风险管控到位,截至目前,全县小额信贷存量394户1833万元。全力推进“防贫保”综合保险试点,完成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投保7021人、特色险及其他险投保3120户,保费总规模达64.67万元(其中县级补贴33.36万元)。
四、创新工作机制,打造支农亮点。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两强一增”专项行动,2022年,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38万元、稻谷补贴213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12万元,支持深化稻谷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持续加大粮食安全支持力度。安排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225万元,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地方特色四大类15个品种,加快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兑现落实农业、旅游业奖补政策,大力发展茶叶、油茶、山核桃、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优势产业产品,全力支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生态旅游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董子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