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安镇切实以织密防止返贫保障网为抓手,树牢底线思维,强化组织领导,紧盯重点人群,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树牢底线思维,坚决落实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党委会、镇村干会等会议上进行传达学习。镇党委、政府深刻把握坚决守住不发生返贫这一底线的极端重要性,通过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主体责任,增强风险意识,形成防控结合,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监测帮扶机制。一是村“两委”换届后,我镇及时调整乡村振兴临时党支部成员,村乡村振兴临时党支部按照要求每月一调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二是充分调动镇村组三级140名网格员作用,实施网格化监测、立体式帮扶工作模式,有效防止了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三是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组织新当选村“两委”干部和基层网格员开展乡村振兴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
紧盯重点人群,持续增收不落一人。一是紧盯低保、残疾、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残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二是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常态化开展动态帮扶预警机制,通过部门数据筛选“自上而下”和网格员摸排“自下而上”模式,全面了解低收入人群、低保、残疾、大病等重点人群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并开展帮扶,应纳尽纳;对于已纳入监测对象通过精准帮扶生活明显好转的户,应消尽消。
下一步,长安镇将常态化发挥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作用,发挥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和基层网格员作用,开展日常联系和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农户基本情况,认真落实“五防”机制,实时监测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影响,避免因工作、责任、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返贫致贫。同时依托山茶油、菊花、黄蜀葵、黄牛种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种养加销”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 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