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镇南部的大源村,S207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主导产业以种植油茶、茶叶为主。多年来,常规的种植模式使村民思路固化、标准化水平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而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面对这样的局面,大源村“两委”干部绞尽脑汁,做出多种尝试与前期策划。
2021年,大源村党总支书记曹小钢了解到香菇棒行业前景广阔、生态环保、生产方式简单、经济收益快时,主动向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抛出橄榄枝,带领村民们大干一场。
说干就干,大源村根据实际情况,立即投入香菇棒项目的研究、申报,该项目总投入75万元,流转土地、建设香菇棒房存放车间2500平方、生产车间420平方、购买机器设备等,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2021年6月,历经半年的基础建设,香菇棒生产车间一期工程终于完工,并顺利投入生产,全年通过用工、订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生产车间总收入达到了30万元。
随着香菇棒房项目的一炮打响,新的销售订单也源源不断的涌来,曹小钢说道:“2022年年初,我们就收到了20万棒的新订单,为了保质保量的将菌棒生产出来,我们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准备启动香菇棒二期工程,顺利投产的情况下,今年香菇棒收入有望突破40万元。”
走进车间,只见工人们忙着套袋,扎口,检查,摆放,运送,随着机器的不断转动和叉车的穿梭,一排排生产完毕的菌棒整齐的堆放在堆码区。“这是我在香菇棒房务工的第二年了,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每月有2400元左右的工资,还能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效益好的话我们村民还能拿到分红,村集体的‘钱袋子’不断鼓起来,我们村民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了”。村民胡大姐笑着说道。
思路决定出路。大源村通过出租闲置资产资源,“筑巢引凤”吸引返乡创业人才,积极谋划产业项目等多种创新思维发展模式,找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获得大幅提高,真正实现了集体经济和村民收益的“双提升”。(章佳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