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乡镇

伏岭镇:家风家训永流传 非遗文化来助力

发布时间:2022-03-10 11:14 来源:伏岭镇 浏览:
【字体大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灵魂。伏岭镇是徽文化核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伏岭镇多措并举、创新形式,将非遗文化传承和家风家训弘扬有机融合,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伏岭镇湖村,有一项技艺精湛、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誉遍及沪杭,那就是湖村竹编。竹编对原材料的要求非常严苛,必须选用湖村高山上的毛竹,达到足够生长年限的藤条,以及地道考究的土漆,通过砍、锯、切、剖、刮、拉、撬、煮、编、织、磨、烫金、烫花、贴花、染篾、漂白和防霉、防蛀等多道工序,精工细作,才能打造出一件完整的竹编制品。湖村竹编所编织的花纹分镂空、密织和空隙相间;色泽有素色,彩色和漆色多种,均秀雅宜人,美观实用。短片薄如绢,蔑丝细如发,最考究的能达到每寸排列一百二十根。织工图案的喜、富、寿、万字等,更增添了皖南民间习俗的情趣。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家风家训,伏岭镇将二者有机结合。湖村竹匠手艺人胡永望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将竹编与家风家训巧妙结合,一起寻求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道路,使湖村竹编“飞”入寻常百姓家,家风家训“活”在百姓心窝里。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勤与俭”,这是《章氏宗谱》中所言,也一直被湖村章氏子孙奉为行世之要。胡永望打造的作品全盘采用竹制骨架,外用细篾编织成花纹,涂清漆描画而成,“勤俭耕读”四字清晰可见。小小的竹制品汇聚了竹匠手艺人的精妙技艺,也传承着优良的家风家训,完美诠释了独特的“徽州味道”。


下一步,伏岭镇将继续探索新模式,找寻新方法,深挖传统文化内涵,用活伏岭祠堂文化,为培育优良家风家训增添新的活力,为伏岭振兴“保驾护航”!(陈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