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伏岭镇将乡村振兴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规划,“河长”“林长”“环境监督长”“三长”齐发力,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
“河长制”为生态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调整充实河长队伍,激活“一盘棋”力量,全镇各级河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12名镇级河长、13名村级河长、13名民间河长积极履职,每月开展巡河工作,记好巡河日记,用技术手段加强河道管护。镇、村及民间河长共计巡河400多人次,打通管河治河“最后一公里”。更新河长公示牌7块,河岸新增禁止倒垃圾牌20块,更新禁渔公告牌3块,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深入民心。大力整治“四乱”问题,加强对已清退采砂点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涉河违法违规行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沿线河道卫生外包给保洁公司,加强对保洁公司长效管护工作的监管,提高镇域范围内垃圾清运能力,确保重点地段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鱼跃景美。
“林长制”为生态振兴注入绿色活力。调整充实林长队伍,全镇14名镇级林长,19名村级林长,38名生态护林员信息员积极履职,镇、村两级林长履职公开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自然地保护,人工造林30亩,封山育林2700亩,退化林修复油茶低产林改造90亩,森林抚育3000亩。切实加强天然商品林管护,巩固天然商品林停伐成果,9个行政村222个小班34419亩天然商品林完成自查验收。全年发放涉林资金57万余元,救助放生国家一级野生动物(梅花鹿)一起,二级野生动物两起,配合森林公安查处一起非法狩猎野生动物案件。加大镇域范围内五大生态功能区林业建设,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争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环境监督长”为生态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牵引”作用,构建条块协同、区域统筹、上下贯通的联动体系。全镇共有三级环境监督长101人,其中镇级14人、村级24人、组级73人,环境监督员124人。镇住建、农业、水利、林业等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部门各司其职,开展镇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日常巡查工作,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部门协作、分工负责的生态环境监督全覆盖“一张网”。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五清一改”,完成改厕150座,建成农村厕所后续管护站1座,成立专业清掏服务队1支,清理村内塘沟28.06公里,淤泥16.89吨、农业生产废弃物约32.16吨、废旧广告牌12个、村内残垣断壁15处、无功能建筑约152平方米、乱搭乱建2处、生活垃圾转运1285.5吨。全镇12家生态美超市稳步经营,处理可回收废品100余吨,兑换货品金额10万余元,有效助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有序推进禁养区养殖场拆除后续工作,动物强制免疫密度达到98.5%。PPP乡村污水综合处理工程完成,农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