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精神,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步伐,深入推进瀛洲镇乡村振兴工作及“龙川文旅”特色小镇建设,2021年7月16日至7月17日,瀛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邵崇一行7人赴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拱墅区智慧网谷小镇考察学习,借鉴先行特色小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先进理念和举措,找差距、学经验、开新局。
一、考察背景
昌化镇位于杭州市西部,面积100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户籍人口数约2.1万人。昌化镇位于“西湖-黄山”国际黄金旅游线的中部,全境全年水质II类以上,森林覆盖率80%,著名旅游景点有风之谷、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明山省级地质公园等。近年来,昌化镇紧紧围绕“生态经济发达、集聚功能齐全、民生和谐幸福”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励新实干,扎实推进国家中心镇建设示范试点创建,镇村面貌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先后被授予“杭州市十大美丽家园”“中国钟表配件之乡”、国家级淘宝镇等荣誉称号,入选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被列为国家智慧城市、国家中心镇建设示范试点创建单位。
智慧网谷小镇位于杭州市拱墅区,长期以来,小镇坚持加快产城融合,打造集智慧生活、城市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之城、开放众创之谷,建设杭州版“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高地。2018年,小镇成功入围浙江省级特色小镇第四批创建名单。目前智慧网谷小镇集聚新浪、联想、顺丰、58同城、华为云、奇虎360、招商蛇口、省国贸等一批顶尖级龙头企业项目,截止2020年,累计新集聚企业500家,新增有效专利200项、中高级人才5000人、就业岗位5万个。
二、对标沪苏浙,瀛洲干部怎么看
(一)把握新发展阶段特质,立足优势资源禀赋
相较昌化镇的经典特色、发展优势、经济社会效益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差距是明显的。两相比较之下,瀛洲镇考察人员感受很深、感触很大,最先感受和感受最深的是观念的碰撞、精神的洗礼、思想的盛宴,当地政府正是以思想解放来“撬动”发展,凭着“敢为天下先”的胆识、“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和“做就做最好、争就争第一”的气魄,催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两地均立足自身实际,创新发展理念,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切实做到了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展现出了定位准、标准高、配置强、产业特的特征,深刻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精髓,实现干群关系良性互动
考察团在交流过程中,当地干部所表现出的扎实作风、担当精神令人赞叹。带领考察团参观的基层干部和村书记对考察点十分熟悉,谈起全镇的发展思路和开发步骤头头是道。考察地村民也呈现出了“素养高、意识强”的一面,他们积极配合参与当地政府、村委会土地流转、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各项工作,成为当地乡村建设“主力军”。特别是在拱墅区智慧网谷小镇,通过产业业态发展,带动村集体资产盘活,促进“造血式”发展。
(三)构建了新发展格局架构,铸就一体化发展趋势
考察地区建起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长效机制,当地村民说,“领导们往往几年一过就会调走,这些项目的发展、乡村的建设,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先进的治理模式,在乡村建设、村级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机制活、推进快、效果好,绘就了一幅“处处皆风景”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画卷。以昌化镇河道变道为例,从2006年启动谋划,到2018年完全的建成,实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
三、对标先行区,瀛洲未来怎么办
必须坚持思想解放,聚焦对标对表。学习先行地区的乡村发展先进经验,全镇干部必须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思想的高度解放来进一步排除瀛洲镇乡村振兴路上的障碍,营造践行“三争”精神的浓厚工作和舆论氛围,瞄准学习榜样,积极对标提标达标。
必须明确目标要求,聚焦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先行区、绿色发展样板区、文旅康养目的地”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瀛洲全域,整体谋划、统筹安排、提前部署,根据《绩溪县乡村振兴“五百工程”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不断补短板、提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实现“五百工程”实施与产业、生态、文化、组织和人才振兴等工作相结合,统筹考虑、无缝衔接、同步实施;同时,要有长远发展意识,做好顶层设计,不断融入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实施意见、年度计划要求,扎实推进“五百工程”。
必须压实职责使命,聚焦攻坚克难。一以贯之抓好城镇面貌改善,巩固提升生活品质,持续推进镇域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健全瀛洲城镇建设与主城区无缝衔接,推动瀛洲各项产业提质增效、乡风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全力以赴为改革增添动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挥村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抓好宅基地改革。做好水改工作,实现市场化运作。力争实现林长制、河长制取得实效。
四、对标新要求,瀛洲应该怎么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瀛洲的发展必须融杭接沪,必须破思想之冰、习外地之长、顺发展之势,必须贯彻县委决策部署,做优做强文旅产业,争当乡村振兴绩溪排头兵。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今年编制完成仁里村乡村规划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谋划其余各村规划布局;统筹推进与国土空间规划、特色小镇规划等规划的内容衔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绘好“多规合一”蓝图,以创建省级特色小镇为目标,分片分步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优化硬件设施,构建旅游环线。依托“龙川文旅”特色小镇“一带三区”建设,提升镇域范围内景区村庄品质,深化与县旅投公司、航佳集团合作,提升道路可达性与景观性,村庄内部道路实现“白改黑”,完善外部旅游标识系统,畅通“外循环”“内循环”“微循环”,分阶段打造三眼塘至梧村沿线品质提升、政府驻地至卫生院环境综合整治以及龙川和园至迎宾馆环境综合提升建设,构建节点支撑、多点呼应、轴带联通的线状格局。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补齐发展短板。坚持项目为王,积极主动融入“两市一县”大平台中,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优化“龙川文旅”特色小镇“一带三区”空间布局,谋划实施项目25个以上。引导农民盘活闲置住宅,打造精品民宿及康养居所。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不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外出招商。加快推进云栖山院、世纪天宸农庄、巧川“三线宿客”、仁里康养度假基地、“锦溪万里家园”休闲养生度假中心、胡氏古铜堂和红顶山庄精品民宿项目建设,差异化发展不同主题民宿建设,构建皖东南民宿集群。
四是厚植特色优势,聚焦业态要素。深度挖掘文物和文化资源,推动保护和发展相得益彰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加强中国和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恢复部分古巷、古建筑历史风貌,修复程开甲、章基嘉两位院士祖居。谋划打造瀛洲中心村街区历史人文街区建设,提升浒里、汪村历史文化内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