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3岁的华阳镇郎家溪贫困户黄*齐,从未想到自己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环顾崭新的环境,黄*齐感慨万分地回想六年前的生活……
从山上到山下 给我一个家
在郎家溪村塔掌坞最远的山顶上,黄*齐和他年迈的父亲相伴度过三十余年,据他父亲所说,山上的房子已经传了三代,老式的泥土混砖房,经过风吹雨打,已经年久失修,几近危房。住在偏远的山顶,生活不便让黄*齐非常头疼,传统的柴火灶做饭,平时用水只能依靠天然取水,每逢夏季或冬季上冻,吃水就成了难题。
“到了下雨的时候,进山的路时有青苔、滑石,根本没办法骑车,大部分靠走路,后来在城里做小工为了节省时间,就骑自行车,每天天一亮就借着亮骑车下山,但是到了晚上天黑无法骑车,只能把车抗着走回家,村里人都说我这是‘白天人骑车,晚上车骑人’,实在是太不方便了!”黄*齐说道。
长期居住在山上,依靠打小工,做零工,收入不稳定且微薄,黄*齐鲜少与外界交流,也没什么朋友,40岁还是单身一个,在父亲去世后,一个人守着老房子,当时他觉得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
2014年10月,郎家溪村干部及帮扶责任人来到黄*齐的家中,告诉他可以依据他的条件帮助申请易地搬迁。听到这一消息,对黄*齐来说,无疑梦想照进现实,黄*齐当即表示非常感谢政府,愿意配合搬迁。申请异地搬迁补贴2万元,建房费用基本保障,现在的新居选址适宜,道路平坦畅通。
谋产业勤劳动 为了一个家
经过多次的上户走访、摸底了解情况,帮扶责任人针对黄*齐的迫切需要及未来发展,制定了帮扶政策,多重的政策补贴,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以前依靠做零工,年收入只有4千元左右,且不稳定,现在自己养了一头肉牛,依靠自家2.4亩的竹园,每年不仅有1960元的产业发展补贴,还可以销售原竹增加收益。还在县城有一份稳定的就业工作。多重帮扶补贴让黄*齐感受到自己真是赶上好政策。
最另人惊喜的是,从山上搬到山下,有了新居后,16年认识了现在的爱人江*英,组建了新的家庭,单身了40年的汉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贤惠的妻子江*英除了操持家务还居家从事稳定的手工,女儿常年在浙务工,通过共同的勤劳工作家庭年均人收入近两万元,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黄*齐站在自家整洁的场院,连连感谢扶贫政策,“我现在也有一点余钱了,我家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努力挣钱早日在易地搬迁的基础上盖建一个大房子!”(齐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