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来,葡园农场的田埂上格外热闹,来自不同乡镇的种菇专业户和技术员,以及周围乡亲纷纷前来取经。
“开沟放入粉碎后的树枝、秸杆、稻谷壳,然后植入菌种盖上稻草或者其它农作物秸秆,再盖一层营养土并用水浇湿,最后盖上一层杂草和农作物秸杆,不久就会出菇。”葡园农场老板绩溪县农村致富带头人张卫东,兴致勃勃向周围群众介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流程。他小心翼翼,剥开隐藏在草丛中憨实的神秘东西,一个胖胖的大球盖菇展现在大家面前。
大球盖菇是我国近年从欧洲引进的一种珍稀食用菇种,栽培技术简单粗放,直接采用生料栽培,抗逆性、适应性强,原料易得,且能充分利用冬闲田,产品口感较好,市场前景乐观,目前在市场上批发价达10元/斤。经营农场多年的张卫东看着满田的葡萄枯枝和四季豆秸秆正发着愁,获知这一消息后,他就萌生了利用秸秆种植大球盖菇的想法。经过多方联系,和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的大球盖菇葡园种植项目落地了,他充分利用了冬季的葡萄的枯枝和农作物秸杆,生产出大球盖菇,产量高质量好。
目前张卫东共种植大球盖菇20亩,利用废弃秸杆达300吨,几批菇的销售收入十分可观,看到他利用废弃秸秆换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了种植大球盖菇的行列,大大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使得临溪镇秸杆的综合利用在原绩溪县八戒养殖场进行饲料化,绩溪县德龙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进行燃料化的基础上又多了条新渠道——葡园农场进行基料化。
近年来,为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临溪镇积极推进秸杆的综合利用,引导村民通过多种方式将秸秆“变废为宝”,一是秸秆还田,通过机械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等方式,扩大还田面积;二是鼓励企业参与吸收废弃秸秆,与镇域内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合作,对全镇范围内秸秆转运,以秸秆青贮方式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如今葡园农场将秸秆进行基料化丰富了综合利用方式,做到让秸秆有地可去,防治结合。(董乔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