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7310032628316/202404-00080 组配分类: 起草说明
发布机构: 绩溪县农业农村局(绩溪县乡村振兴局、绩溪县水利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推进绩溪县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起草说明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4-01 发布日期: 2024-04-01

《关于推进绩溪县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起草说明

发布时间:2024-04-01 15:39 来源:绩溪县农业农村局(绩溪县乡村振兴局、绩溪县水利局) 浏览:0
【字体大小:

一、政策背景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要全面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提出要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推进发展黄牛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起草依据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意见》(皖政办〔2023〕11号)、《安徽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皖政秘〔2024〕41号)、《关于推进宣城市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宣政办〔2024〕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批示精神,按照全省肉牛产业区域布局,立足我县“生态特色优势区”的区位优势,以列入全省肉牛发展重点县为契机,做优做精皖南牛(绩溪小黄牛),推动绩溪县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拟出台的文件主要内容

(一)发展目标

按照全省肉牛产业区域布局,立足我县“生态特色优势区”的区位优势,以列入全省肉牛发展重点县为契机,到2027年,全县秸秆饲料化和黄牛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60%以上,以皖南牛为核心,兼顾发展杂交黄牛,全县黄牛饲养量达2万头,其中皖南牛饲养量达0.8万头。建设黄牛强镇2个、强村5个,全县黄牛专业大户200户,规模场20户,牛肉制品加工企业5家,实现黄牛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主要围绕“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秸秆牧草资源;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做细做实肉制品精深加工;积极打造皖南牛公共品牌;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构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7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举措。

(三)保障措施

成立县级层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在省、市政策奖补扶持基础上,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展黄牛产业,主要包括对皖南牛基础母牛,按150元/头标准给予奖补;对年新增存栏50头-100头的养殖场(户)一次性补助3万元;对年新增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一次性补助3.5万元;开展黄牛特色保险,县财政承担保费的30%。

四、征求意见及修改情况

我县共召开3次座谈会和2次书面征求意见,征求养殖大户、经纪人、电商、乡镇和部门意见,其中2023年8月6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单位和养殖大户意见,《意见》通过十八届县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研究。2024年4月初,完成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对《意见》修改意见征求,根据意见建议,我局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五、贯彻执行情况

一是调查指导。2023年以来组织3轮的全县黄牛养殖摸底调查,邀请安农大、省农科院知名养牛专家、教授深入绩溪指导肉牛产业发展,开展4次技术专题培训,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开展皖南牛和杂交牛品质性能测定;二是加强主体培育。通过“双招双引”引进安徽赢财牛公司,与政府合作,总投资8000万元皖南牛全产业链项目,在板桥头乡蜀马村建设存栏500头皖南牛育种示范场、长安镇马道村建设年屠宰2万头肉牛加工项目。此外,新改扩建了一批标准化牛场如奔奔、必盛牛家庭农场,支持养殖户采取“舍饲”或“半舍饲”方式发展规模化养殖;三是地标申报。整理绩溪小黄牛历史档案,申报“绩溪小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四是编制规划。委托省农科院畜牧所编制我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五是示范创建。指导徽杭家庭农场申报创建市级生态美丽牧场,组织振华牛家庭农场申报智能化管理试验示范点建设项目。

 六、请求决策事项

现将《关于推进绩溪县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及相关扶持政策提交县委常委会议研究,请予审议通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