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310032628316/202407-00043 | 组配分类: | 政策文件 |
发布机构: | 绩溪县农业农村局(原农委、水务局、美好办)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关于印发《宣城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7-13 | 发布日期: | 2024-07-13 |
河道名称 |
河 段 |
审查、审批 |
备注 |
水阳江干流
|
宣州区杨村枢纽至入江口 (含南漪湖)
|
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 |
|
县界河段 |
宣城市水利局审批。 |
|
|
港口湾坝下至宣州区杨村枢纽 |
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
|
青弋江干流
|
市界河段 |
省水利厅审批。 |
|
其他河段 |
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
|
青弋江灌区渠道 |
总干渠、东干渠 |
宣城市水利局审批。 |
|
港口湾水库
|
坝区 |
宣城市水利局审批。 |
|
库区 |
宣城市水利局审批大中型项目;宁国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小型项目 (库区范围吴淞高程135m-137.5m)。 |
|
|
跨市河流 |
两市界河河道 |
省水利厅或流域机构 |
|
跨县河流 |
县界上下游各10公里河道 |
一般由建设项目所在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求相邻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经协商一致并取得同意书,由所在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
宣城市城区内河 |
宣州区水利局审批。 |
|
|
其他河道 |
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
建 设 项 目 |
计量标准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桥 梁 |
多跨总长 |
≥100米 |
100~30米 |
<30米 |
|
单跨长 |
≥40米 |
40~20米 |
<20米 |
||
道 路 |
等级 |
高速公路、一级城市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 |
二级公路、城市 次干路 |
二级以下公路、城市支路 |
|
码头 |
通用码头(含渡口) |
靠泊船舶吨级 |
≥1000吨 |
1000~500吨 |
<500吨 |
液化气码头 |
靠泊船舶舱容 |
≥8万方 |
8~4万方 |
<4万方 |
|
公务码头 |
靠泊船舶长度 |
≥85米 |
67.5~85米 |
<67.5米 |
|
舾装码头 |
舾装船舶吨级 |
≥10000吨 |
10000~3000吨 |
<3000吨 |
|
取、排水工程 |
日取、排水量 |
≥20万吨 |
20~5万吨 |
<5万吨 |
|
穿河穿堤管线工程 |
管道直径 |
≥800毫米 |
800~400毫米 |
≤400毫米 |
|
送变电工程 |
输送电压 |
≥330KV |
220KV |
≤110KV |
|
船舶修造 |
船台、滑道 |
船体重量 |
≥5000吨 |
5000~1000吨 |
<1000吨 |
船坞 |
船舶吨位 |
≥10000吨 |
10000~3000吨 |
<3000吨 |
|
航道工程 |
航道整治 |
通航等级 |
≥1000吨级 |
1000吨级~300吨级 |
<300吨级 |
航道疏浚与 吹填 |
疏、填方量 |
≥200万方 |
50~200万方 |
<50万方 |
|
码头、取水口等 维护性疏浚 |
疏浚方量 |
≥50万方 |
5~50万方 |
<5万方 |
|
岸滩整治工程 (生态廊道建设) |
整治长度 |
≥3000米 |
1000~3000米 |
<1000米 |
|
其他工程 |
投资额(万元) |
≥1000 |
1000~200 |
<200 |
建设项目名称 |
|
||||
申请人 |
单位名称 |
(盖章) |
|||
法定代表人 |
|
联系电话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
项目设计单位 |
单位名称 |
|
|||
项目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
报告表填写单位 |
单位名称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
建设项目性质 |
□新建 □改建 □扩建 □方案调整 |
||||
建设项目类型 |
□跨河工程 □穿河工程 □临河工程 □其他 |
||||
建设项目规模 |
□大型 □中型 □小型 |
||||
项目建设地点 |
说明建设项目所在河流、河段、岸别及建设项目与上下游相邻标志性建设项目或其他参照物的距离,例如“水阳江宣城河段右岸,G50跨水阳江大桥下游XX公里。” |
||||
所属行政区域 |
市、县级行政区。 |
||||
项目控制点 坐标 |
项目关键控制点坐标。 |
||||
涉及水行政主管部门 |
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河道管理单位。 |
||||
所在河段防洪标准及设计洪水位 |
说明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位,以及相关依据,并注明高程系统。 |
河道管理范围 |
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地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成果、划界标准。例如“根据XX县人民政府公示的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成果,本河段划界标准采用XX年一遇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或“根据XX县人民政府公示的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成果,本河段河道管理范围为堤防背水侧堤脚XXm”。 |
|
附近现有水利工程及其他设施情况 |
说明建设项目附近现有水利工程情况和其他设施的基本情况(含工程等别,主要建构筑物尺寸、高程等),以及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 |
|
岸线功能分区 |
□保护区 □保留区 □控制利用区 □开发利用区 □未划定岸线功能区 |
|
工程建设方案 |
高程及平面坐标系统 |
说明本报告表所采用的高程及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推荐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如采用其他高程系统,应注明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之间的换算关系;平面坐标系统推荐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建设项目总体布置 |
说明建设项目平面布置方案及其主要建(构)筑物平面尺寸、高程等。 |
|
主要建(构)筑物 |
说明建设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设计方案。 |
|
主要建(构)筑物与河道管理范围之间的关系 |
说明建设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与河道管理范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XX桥墩位于河道管理范围线以外XXm“XX码头陆域边界距河道管理范围边界线XXm”。 |
|
主要建(构)筑物控制点坐标 |
说明建设项目主要建(构)筑物控制点坐标。 |
|
工程施工 |
说明建设项目施工总布置、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及工期安排。 |
|
洪水影响评价 |
规划符合性 |
填写建设项目与流域防洪规划、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河道治理规划、港口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内容。 |
负面清单符合性 |
填写建设项目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及各省实施细则的符合性分析内容。 |
|
防洪标准符合性 |
说明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所在河段的防洪标准及有关技术要求。 |
|
阻水率 |
填写建设项目设计洪水位条件下河道阻水率,并附详细的计算说明。 |
|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 |
说明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 |
|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 |
说明建设项目对涉及到的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及其程度。 |
|
消除和减轻影响措施 |
需采取工程措施消除和减轻影响的,应简述补救工程设计方案,并将补救工程详细设计方案纳入涉河建设方案。 |
项目基本 |
项目名称 |
|
工程类别 |
□桥梁;□码头;□管道缆线; □船厂;□取排水设施;□其他。 |
||
建设单位 |
|
许可文件 |
|
|||
法人代表 |
|
现场监管 |
|
|||
联系人 |
|
职 务 |
|
联系电话 |
|
|
项目建设情况 |
□未建□在建□已建 |
开工时间 |
|
竣工时间 |
|
|
阶段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 |
存在问题 |
处理情况 |
||
开工阶段 |
1.是否履行水行政许可手续; |
是□否□ |
|
|
||
2.项目开工前是否按要求报送施工安排; |
是□否□ |
|
|
|||
3.消除和减轻影响措施工程是否经审核; |
是□否□ |
|
|
|||
4.施工放样是否邀请水利部门参加; |
是□否□ |
|
|
|||
施工阶段 |
5.是否按照审批的位置、界限实施; |
是□否□ |
|
|
||
6.项目性质、规模以及涉河建设方案是否发生变动; |
是□否□ |
|
|
|||
7.消除和减轻影响措施工程是否按批复要求同步实施; |
是□否□ |
|
|
|||
8.是否擅自在河道内弃土弃渣、填高河道滩地; |
是□否□ |
|
|
|||
9.是否存在破坏水利工程、危及工程运行安全,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行为; |
是□否□ |
|
|
|||
度汛措施 |
10.跨汛期施工的项目是否编制跨汛期施工度汛预案,并报送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是□否□ |
|
|
||
11.建设项目施工度汛方案及防汛责任制是否落实; |
是□否□ |
|
|
|||
12.汛前阻碍河道行洪的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等是否已清理完毕; |
是□否□ |
|
|
|||
验收阶段 |
13.是否按照审批的位置、界限、方案建设完成; |
是□否□ |
|
|
||
14.消除和减轻影响措施工程是否建设完成并验收; |
是□否□ |
|
|
|||
15.是否按要求清理临时设施、恢复河道滩地原貌; |
是□否□ |
|
|
|||
16.工程竣工验收是否有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
是□否□ |
|
|
|||
17.工程竣工验收后是否及时报送有关竣工资料; |
是□否□ |
|
|
|||
运行阶段 |
18.是否存在擅自改、扩建行为; |
是□否□ |
|
|
||
19.是否存在违规占用、擅自填高滩地以及其他河湖“四乱”问题; |
是□否□ |
|
|
|||
20.是否按要求开展堤防变形、水下地形变化等监测工作; |
是□否□ |
|
|
|||
其 他 |
21.本次检查是否拍摄相关视频影像资料。 |
是□否□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