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310032628316/202408-00005 | 组配分类: | 病虫害防治 |
发布机构: | 绩溪县农业农村局(原农委、水务局、美好办)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绩溪县病虫情报(2024第5期)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8-13 | 发布日期: | 2024-08-13 |
单季中稻穗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总体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主治五(3)代稻飞虱、五(3)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预防穗颈瘟、稻曲病,兼治二代二化螟等。
2、防治适期:虫害防治在8月16-20日进行;迟熟单季中稻预防穗期病害应控制在水稻破口前5-7天。
3、防治指标:稻飞虱: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稻纵卷叶螟:孕(抽)穗期后水稻百丛束叶尖60个;纹枯病:病丛率20%;穗颈瘟、稻曲病适期用药预防。
3、推荐药剂:稻飞虱可在卵孵化始盛期选用生物药剂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球孢白僵菌防治,在低龄若虫高峰期选用化学药剂呋虫胺·吡蚜酮、烯啶·吡蚜酮、烯啶虫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呋虫胺等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在卵孵化始盛期选用生物药剂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乙基多杀菌素等防治,在低龄幼虫高峰期选用化学药剂甲维·氯虫苯、甲维·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阿维·茚虫威等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己唑醇等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咪鲜胺、稻瘟灵等防治;细菌性病害选用噻菌铜、噻唑锌防治。
三、预测依据:
(一)稻飞虱:预计五(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褐飞虱为主)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
1、田间虫情。8月12日大田普查,百丛虫量平均668头(40-1820头/百丛),是去年同期的2.49倍,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1.85倍。褐飞虱比例占95.06%,且个别田块有短翅型褐飞虱成虫出现。
2、田间卵量:8月12日大田普查,百丛卵量平均624粒(0—1920粒/百丛),是去年同期的1.63倍,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1.39倍。预计田间虫、卵量将进一步上升。
(二)稻纵卷叶螟:预计五(3)代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
1、田间蛾量:大田赶蛾,8月9日有一个明显峰次,峰日亩蛾量平均445头(190-912头/亩),是去年同期的2.05倍,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3.48倍。
2、田间卵量:8月12日调查,百丛卵量平均16粒(0—40粒/百丛),是去年同期的4倍,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2倍。
3、食料条件有利:当前单季中稻处于灌浆期,长势嫩绿,有利于五(3)代稻纵卷叶螟繁殖与危害。
(三)纹枯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
1、田间病情:8月12日大田普查,病丛率平均28%(8—48%),比去年同期-2.78%,较近三年均值-4.44%;病株率平均12.55%(2.64-20.86%),比去年同期-4.56%,较近三年均值-8.93%。
2、近期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单季稻纹枯病的扩展流行。
(四)穗期病害(穗颈瘟、稻曲病):预计中稻穗期病害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偏重发生。
1、田间菌源广泛存在。稻曲病近年来已成为我县水稻常发生性病害。
2、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大。目前我县主栽的两优系列杂交稻大多数均不抗稻瘟病和稻曲病,有利于穗期病害发生。
3、气候条件有利于其流行。我县山区早晚雾露重,湿度大,独特的小气候环境有利于穗期病害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