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该县累计环评审批项目25个,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2个,指导登记表类项目网上备案43个,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准入约62个。
优化环境监管方式。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环保执法检查制度,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突出“科技监管”“智慧环保”,综合利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不见面”执法,减少对守法企业的“打扰”。制定涉企免罚清单,将27项轻微违法行为列入免罚清单。主动服务38家排污单位申领、延续、变更排污许可证,协助24家排污单位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完成排污许可登记。
强化环境信用运用。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对连续3年获评环保诚信的企业,按规定将其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利用上级环保专项资金和绿色信贷资金,解决企业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中的资金短缺、动力不强等问题,增强企业环境治理投入的信心。
全程开展“为企服务”。对36家企业进行帮包,通过发放推广“环企精准云普法”小程序、普法宣传册等方式,向企业普及生态环境法律知识。组织环保专家深入企业以“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环保业务、污水纳管、技改项目环评审批等问题,2023年收集“为企服务”问题35条,解决“一类问题”案例7个,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19个。(周明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