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运输扬尘是大气污染的一大“顽疾”,安徽省绩溪县以标准化治理为核心,用“四打破”标准化治理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有效助攻了“蓝天保卫战”,跻身全省10个空气质量最好县市之一。今年前8个月,全县空气质量排名位居全省59个县(市)第4名,“绩溪蓝”生态名片进一步擦亮。
打破体制障碍,实行“一条龙”治理。为了全面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消除管理“真空”地带,把控文明施工、车辆密闭运输、环境卫生、弃土等环节,绩溪县实行“一条龙”标准化治理,监管向源头延伸,打通了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治理体制障碍“最后一公里”。尤其是渣土运输要求确定弃土地点、运输路线,创造防控渣土运输扬尘污染的条件,强化了企业文明施工理念。
打破边界制约,实行“一家人”执法。该县明确城管执法部门治理渣土运输扬尘污染职责,成立渣土中队,联合生态环境、住建等管理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全天候、错时制查处渣土运输扬尘和滴洒漏违法行为。同时利用“智慧环保”和“智慧城管”大数据,查处渣土车滴洒漏逃逸的典型案件,通报到各渣土企业,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今年来,联合开展扬尘整治巡查20余次,检查企业21次,检查工地203次,检查车辆315次,依法查处工程渣土运输车辆“抛、洒、滴、漏”污染案件 20 起,全部完成整改,有力规范了渣土运输扬尘治理。
打破技术障碍,实行“一揽子”监管。升级“数字城管”“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打破技术障碍,落实渣土运输管理信息化,重新审验了全县4家渣土运输企业资质,配备43台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全部安装北斗监控系统,并把渣土运输企业、渣土车辆、消纳场所统一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审批、排放、运输、消纳、服务、考评“一揽子”监管。
打破制度制约,实行“一杆子”规范。出台施行《绩溪县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制订《绩溪县城区建筑装潢垃圾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实施源头分类管理,分拣中心处置的办法,全过程规范建筑装潢垃圾管理和处置,将现行有效的治理标准、管理经验上升为规范性制度,实行“一杆子”到底规范渣土运输。同时,启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置项目,全面规范建筑垃圾管理,为提高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