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岭镇是闻名的“徽厨之乡”“徽菜之乡”“徽剧之乡”,历史成就了文化底蕴深厚的伏岭,赓续文明薪火,崇尚文明实践。如今,理论宣讲送到村庄学校,志愿服务活跃在大街小巷,文明新风吹遍文化小镇。近年来,伏岭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围绕群众需求,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小载体”传播“大理念”。伏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根据志愿者服务特长,成立了主题志愿服务队,各支队伍根据服务主题,集中力量强化服务。近年来,该镇建立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市民教育志愿服务队、科普宣传志愿服务队、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队等各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数量达一千余人,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360度融入百姓生产、生活,形成“一队一主题”,实现服务群众无缝衔接。
伏岭镇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学习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强国复兴有我 诵读家风 传递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开展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实现“一队一主题”精准化服务。
“小故事”讲好“大道理”。伏岭镇充分发挥辖区优秀党员干部、青年教师、道德模范、“五老”人员、文艺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的积极作用,优选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的百姓宣讲员,成立“味道伏岭宣讲团”,扎实建好宣讲队伍,搭好宣讲大舞台。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深入田间地头、农村集市、大街小巷、学校课堂,以广大农民群众为宣讲对象,把党的创新理论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歌曲、徽剧等文艺作品,把党的历史讲好,把中国新时代故事讲好,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宣传到最基层,把文明新风吹进百姓耳中,送进百姓心中,用科学理论指引群众美好生活,激励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建立“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三级联动组织体系,有效整合镇、村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激发基层群众互助互爱的邻里乡情,精准对接群众实际需求,精细化引导群众思想工作,逐级逐步实现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
“小切口”培育“大风尚”。伏岭镇结合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应时、应景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举办“道德讲堂”“家风家训”等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系列宣教活动,不断强化价值引领,增进认知认同,树立鲜明导向,培育主流价值观。引导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有力促进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时代文明新风。打造“一站一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确定伏岭镇“革命历史纪念馆公益讲解”“非遗传承与保护”等文明实践品牌,并围绕各实践站品牌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分层、分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增进群众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极大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毓秀的自然生态,独具特色的徽韵气息和生动活泼的乡村休闲生活,一个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跃然眼前。伏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进一步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扑下身子,团结群众,推动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具特色,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群众坚定自信、鼓舞斗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新阵地。
一幅幅描绘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画卷明艳动人,正徐徐展开。(董丹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