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瀛洲镇仁里村,千年古村自古流传一句顺口溜:“上门狮,下门犭回,东井屋基好拼台。”仁里的舞狮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曾1956年获得徽州地区一等奖,参加省调演。
舞狮是仁里村一直以来流传的习俗,非遗文化。在新春元宵节之际,随着南门钟声“咚”地敲响,全村人头攒动,叫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仁里舞狮的狮为五彩狮,狮子五彩斑斓,雌雄一对,还有一头小狮子。舞狮分舞台表演和街游表演。舞台表演有全堂狮和闹花灯。先说全堂狮,狮小鬼耍着狮球出场,母狮在紧锣密鼓中登上两桌高的台盘上,腾空翻跟斗落地登台,雄壮威武,“噫!噫!”地发出吼声,接着摇头摆尾地迎来母狮。双狮表演配合有序,调情打趣,动作滑稽、逼真。特别是双狮竖立拥抱,贴近亲昵的演技,逗人啧啧称赞。狮子闹花灯一节也特别精彩。雄狮子叼着系有红头绳的圆花灯,双脚拨打着彩灯摇摇荡荡,会动的眼睛左顾右盼,忽东忽西地与花灯嬉戏。配上那“咚咚锵,咚咚锵”的节奏,那悠闲的样子,令人嬉笑叫绝。此外,表演打瞌睡入梦乡后被蚊蝇咬醒,打滚驱赶昆虫、搔痒、显爪子、爬屋柱等动作,处处风趣逼真。舞狮的街游表演,在村中主要巷道或是进入寻常百姓家进行。家中表演分全堂狮和麻糖狮两种。全堂狮大部分都是新婚夫妇及其家人邀请而来的。跳麻糖狮很简单,打个跟斗,转上几圈子,家中小孩从父狮口中钻出来,“过狮子口”,表示消灾除邪。
千年古村乡村振兴发展号角已吹响、步伐已迈出。仁里舞狮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带动乡风文明新时尚,全面赋能村文化振兴。(汪蕊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