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范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目录编制认领。
依托安徽政务服务平台,实时认领编制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实施清单,实现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及时更新、线上线下标准统一。
2、推行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随时办”。
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行通过在公安派出所、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配备自助设备等途径,实现出入境、车驾管、治安、户政等热点事项“自助办”、“随时办”。
3、试点推动公安服务事项“一站式办”。
继续深化公安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公安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优化基层所队窗口服务,探索试行“不找警种、不分区域、一次办成”方式,在符合条件的派出所设立“一站式”公安综合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服务,不断将公安行政服务向群众“家门口”延伸。
4、推进“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与“皖事通”对接。
推进“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与“皖事通”平台事项同源、业务连通、办件信息回传,实时向“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推送全量办件信息,实现受理、办理、反馈“闭环”运行。
5、推进公安户政业务“全程网办”。
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和“皖事通”、“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通过电子证照、电子云签、刷脸认证、网上支付、物流寄递、打通业务系统等方式和途径,实现户政业务“全程网办”。
6、持续深化减证便民。
在以往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对本部门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中所列的申请材料加强自查清理,防止证明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并做到线上线下同步精简,进一步优化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
7、简化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审批。
简化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审批,实行准入告知承诺制。全面落实从2020年1月1日起,在全县全面推行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公章服务措施,确保承诺的服务办得了、办得成、办得好。
8、大力实施创新监管。
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托省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系统,建立健全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等特种行业、保安服务与培训、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等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区分不同风险等级,分类确定抽查比例,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梳理编制公安监管业务事项清单,推动公安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纪录、监管数据可共享可分析可预警。
9、大幅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水平。
加强窗口单位职业化建设,从严从细从实制定和落实职业化要求的工作规范。建立网上网下群众“好差评”评价机制,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
10、强化宣传引导。
及时总结提炼我县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开展系列宣传,展现我市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