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里村,有这样一家四口,疫情发生以来,他们比能力、比奉献,在战“疫”中较上了劲,每天过着忙碌且充实的生活。
防控一线担使命。汪正星是家中长子,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参与全村卡点值守、消毒防疫工作,每天背着20斤重的药水桶为所在村组做好防疫消杀工作。父亲汪光明也不甘落后,在村里开始24小时值守入村卡点后,68岁的他连续三天日夜坚守卡点。在村委会安排年轻人值守夜班后,他仍然提出每晚十点前值守卡点的要求,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战斗员”的使命。
细心保障显温暖。“大家要好好配合村里工作。”妈妈程美云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在老伴上阵参与夜班值守起,她就义务为卡点准备早餐,让辛苦一夜的志愿者们一早就能吃上一口热饭。细心的她还注意到夜晚值守的严寒,每晚准时备好炭火给大家取暖,体贴入微的言语和行动,让疫情防控更加温暖。
捐款捐物聚能量。父亲和大哥的辛苦、母亲的教导,小妹汪小华都记在心上。远在浙江打工的她,在家里已经捐款300元后,又向村委会捐款200元。这种善举和爱心,增强了疫情防控的信心和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扎实基础。
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平安了,小家才能安稳。在这场人民战“疫”中,正是有无数像汪光明这样的家庭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数不尽的小家庭背后默默的支持,为疫情防控积聚起磅礴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