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 > 要闻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 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

——追记用生命诠释初心的纪检干部李夏

发布时间:2019-08-17 17:10 来源:绩溪县纪委监委 浏览:
【字体大小:

距离安徽省绩溪县70余公里的荆州乡,是全县最为偏远的山区。一条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盘山公路,串联起云山雾罩、满目葱茏。乡政府面向小镇最繁华的地段依山而建。担任荆州乡纪委书记以来,李夏曾无数次站在二楼办公室的阳台,眺望上胡家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当洪水来临时,绝美的风景有时潜藏着致命的威胁。

8月10日傍晚,一次突发的泥石流夺走了这个33岁的鲜活生命。荆州乡监察专员办公室门前的“工作人员去向牌”上,李夏永远停在了“下村”的那一格。

 

“他的牺牲是偶然也有必然原因”

危难时刻冲锋在线印证担当政治本色

 

“他的牺牲是偶然也有必然原因。”接受采访时,与李夏共事7年的绩溪县长安镇专职纪检监察员章毓青略带责备的评价让记者感到惊讶。他解释说,“由于家比较远,李夏平时都是住镇里,不仅是这次“8.10”抗台抢险救灾,2013年“6.30”山洪灾害、2014年“1.24”森林火灾、2016年“5.4”大源村山体大面积滑坡、2018年“6.29”山洪灾害等危难时刻李夏同志总是冲在第一线。”

危难时刻最能检验干部的担当精神。面对百年不遇的超强台风,李夏与同志一道赶赴受灾严重的下胡家村抗台抢险。8月10日下午3时,李夏得知荆州乡敬老院等地发生险情,立即会同乡村干部赶到敬老院,将18位老人安全转移。随后,发现70多岁的胡今古夫妇涉险滞留在家,他一边劝导他们转移,一边帮助搬运玉米等生活物资。刚把老人安全转移好,又接到村民报告,下胡家村口发生塌方险情,李夏等迅速赶往现场,徒手清理路面碎石……暴雨中,山顶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李夏立即提醒同行人员紧急避险,此处山高坡陡,泥石流瞬间倾泻而下,李夏不幸牺牲。

初心融入忠诚,使命彰显担当。无论是抗洪抢险还是山火扑救等急难险重任务的最前线,总能看到李夏的身影。

2018年6月29日凌晨4点多,长安镇大源村发生特大洪水,茶源村民组100余户房屋进水,农户财物损失严重。接到群众反映后,时任长安镇纪委副书记的李夏和其他几名镇村干部马上赶赴大源村茶源村民组转移村民,由于村口道路被洪水包围,李夏等人只能从后山进入,原本十分钟的路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了两个小时。

 图片1.png

李夏在长安镇大源村开展核灾工作

上午9时洪水退去,他立即和其他三名镇班子成员各带领一个镇村工作组上户帮忙清淤和核灾,他带领的工作组核灾30户,并包保这30户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直到晚上6点多村里的水、电、道路全部抢修完毕他才回到镇里准备第二天的救灾工作。

“村庄河道对面山发生了塌方,塌方即将占用河道,堵塞河道后可能就把我们整个村淹掉了。”当日晚9点,李夏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接通后才得知是今天上户核灾的村民曹志仁。“我们马上就到。”李夏叮嘱曹志仁与大家先找避难地,他向镇负责人报告。十分钟后,李夏同镇国土所长、派出所副所长一行赶到塌方现场。等在村口的曹志仁激动地说:“还好你上户核灾时给我们留了电话,你们来了我们就有依靠了。”

李夏打着手电赶往塌方现场,河道对面山上还不断有山石滚落。李夏马上和国土所所长许翔、派出所副所长周铭航、村民组长曹定来上山查看山体情况。近距离查看后,学城市救援决策技术专业的他作出判断:山体塌方还没有稳定,现在最怕的是再次塌方堵塞河道,整个村庄就有危险,马上调集大型挖机在附近待命,若堵塞河道第一时间清理。

“大家放心回去休息吧,今晚我们在这里值守,有险情第一时间敲铜锣预警。”群众听了李夏的话都回家休息了。曹定来回忆起往事:“那天晚上雨很大,我们四个人在塌方点附近坐在车上值守了一夜,他还叫我们轮流眯一下,我知道他一整夜没有睡。”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李夏的微信签名。他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展现了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干部形象。

 

“工作交给李夏,很放心”

恪尽职守锤炼务实苦干优良作风

 

“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就是要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不搞‘假大空’。”这是前不久,李夏给同事们上的最后一堂党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工作交给李夏,很放心”。这是镇里干部对李夏的评价。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勤于学习思考,善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善于抓早抓小抓预防,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特别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结合开展“讲重作”“讲严立”“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及“严强转”专项行动,采取支部书记“以案释纪”、违纪党员干部“现身说纪”等方式,教育身边党员干部,起到了显著效果。

 图片2.png

李夏在长安镇坦头村宣布处分的决定

2018年4月,长安镇纪委书记改任其他职务,镇纪检监察工作全落在李夏身上。这期间,正值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换届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换届圆满成功,李夏积极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作用,理清思路、提前谋划。在严肃查处违反换届选举纪律陈承兵案的同时,加大换届纪律宣传力度,把严肃换届纪律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结合,运用查处的典型案件,制作通俗易懂的漫画,张贴至每个村民组、发放至每名党员,提高换届纪律的知晓率,有力保障了村级组织换届风清气正。

“作风硬朗、一身正气”,这是当地干部群众对他的一致评价。工作中,李夏始终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任长安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期间,他主办或参与办理的问题线索75条,立案审查26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人;在开展死亡五保户社会供养资金超发问题专项行动中,调查核实死亡五保对象20人,追缴超发资金12236元;开展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排查处理工作,清退违纪款10000元;到荆州乡任职的半年多来,办结6起审查调查案件,有力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

“李夏同志一直奋战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用年轻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绩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杨书生说。

“大局意识很强,工作积极主动。”2018年12月,组织安排李夏到绩溪县最偏远的荆州乡担任纪委书记,成为全县最年轻的乡镇纪委书记。李夏调入荆州乡任职前,妻子心疼他到最偏远、最艰苦乡镇工作时,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工作总要有人干”。

在为民服务的8年中,李夏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讲普通话的“本地人”

扎根基层彰显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家住黄山市屯溪区的李夏,在长安镇的乡亲们眼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来干部。半个月才回家一趟的频率,恰恰给了李夏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机会。无论白天黑夜、份内份外,李夏都随叫随到、随到随办。语言并没有将群众和李夏隔开,他成了那个讲“普通话”的本地人。

“他问我身体好不好,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抱起我家小孙女叮嘱她要听奶奶的话”。许冬仙哽咽着回顾那一幕,久久难以平静。这是李夏最后一次回访长安镇高杨村原联系贫困户时的情景。至今,在许冬仙家中还贴着带有李夏泛黄照片的帮扶联系卡。

 图片3.png

李夏在长安镇高杨村走访贫困户

高杨村共24户贫困户,李夏主动联系帮扶6户。他利用晚上时间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帮助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在他的帮助下,许冬仙家养了70多只鸡鸭,种植了2.5亩高山贡菊。李夏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传授种植技术,高杨村贡菊种植面积从400亩发展到1400亩,成为该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他是个好人,他不应该死。”李夏的帮扶对象汪少美含着眼泪用最朴实的话表达了对李夏的哀思。汪少美腿脚有疾,行动不便,为了帮助汪少美脱贫,李夏利用下班时间帮助她打理小卖部,并给她家申请了1200元的到户产业项目补助资金。汪少美说:“小卖部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们家的日子也好了起来,李夏却不在了。”李夏调离长安镇后,他始终牵挂着他联系的贫困户,利用周末到帮扶贫困户家中,一家一家的去走一走、串一串,再次跟他们交流。今年3月得知高杨村村民葛洪亮因路滑掉进河沟被摔昏迷住院的消息,李夏利用周末时间到到黄山市人民医院看望,并安慰她的家属“好好看病,有困难找政府”。接受记者采访时尚未痊愈的葛洪亮伤心地说:“他是个好干部,没有架子,对我们很真诚、很有耐心,我们喜欢这样的干部。他还叮嘱我们好好供女儿上学,时常为村里的孩子们补习功课。”

绩溪工作8年来,一个包里装着衣服、一个包里装着工作材料,是李夏每次节假日回家的“标配”,白天他大多在乡村一线,很多手头工作他都是在加班加点中完成的。

同事们至今不能理解,他宁愿呆在乡镇也不愿进城。由于工作勤奋、表现突出,又加上是学城市救援决策技术专业的,2013年7月,县政府办想选调他到应急办工作,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个难得的进城机会,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乡镇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喜欢跟农民打交道,在农村工作心里踏实”。

“工作踏实勤恳,对群众耐心细致”是李夏生前同事对他的一致印象。李夏一直工作在最基层,脚上总是沾满泥土,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他用为民奉献、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图片4.png

正在修的高杨村至胡村塔机耕路

午后的阳光炙烤着高杨村,一台挖掘机仍在加班加点忙碌着,李夏谋划的一条通往胡村塔机耕路已能看到雏形。9月底,这条机耕路将正式投入使用,那时高杨村1400亩贡菊满山盛开……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永远缅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祎鑫 本报记者 王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